他以为判缓刑就没事了

2019-02-16 14:51汪远朱虹
方圆 2019年23期
关键词:收监盱眙县检察院

汪远 朱虹

为在朋友面前要足面子,张昌顺时常对来吃饭的朋友免单,时间一长,饭店从盈利变为了亏损,甚至无法正常运转。

“原以为判的是缓刑就没事了,没想到因为自己的肆意妄为,最终面临牢狱之灾,现在真的很后悔。”2019年6月21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的现场监督下,該县公安局、司法局将罪犯张昌顺交付县看守所收监执行,张昌顺向负责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张军林深深地鞠了一躬,流下悔恨的泪水。

张昌顺原是一名厨师,经营一家小饭店,因其为人豪爽、厨艺好,生意不错,虽然店小利润有限,但也衣食无忧。然而一次冲动的讨债行为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

2016年1月,一经常光顾其饭店的朋友在吃饭时抱怨其和工业园区内的某企业有债务纠纷,在与该企业负责人通电话过程中发生了激烈争吵。在一帮朋友的起哄怂恿下,张昌顺伙同十余人为帮这位朋友索债,持铁棍打砸了该企业电动伸缩门、保安室门窗、财务室窗户及监控摄像头等物品,以示对该企业拖欠货款的“警告”。

2017年8月,在张昌顺等人积极赔偿被害企业损失且获得对方的谅解后,法院以张昌顺犯寻衅滋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生活陷入债务危局

“在没有被判缓刑前,饭店的生意就不如从前了,一些常来捧场的朋友,经常签单但没给钱,后来要么找不到人,要么就不了了之了,到后期连购买食材都需要赊账。”原来,为在朋友面前要足面子,张昌顺时常对来吃饭的朋友免单,时间一长,饭店从盈利变为了亏本,甚至无法正常运转。

张昌顺说,顾客签单未付的账目近10万元,外欠的货款也有5万余元,别人欠的钱要不回来,自己又没有能力偿还欠款,这让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债务困境。

被判缓刑后,他一方面要定期去社区矫正中心报到学习,另一方面又面临生活压力。2017年底,饭店生意愈加惨淡,张昌顺盘算着做点别的营生来维持生活。于是,张昌顺重新拾起了自己曾经的刷油漆手艺,和妻子开始在工地干起装修,但每个月平均6000余元的收入也仅供其偿还部分债务。张昌顺和其长期瘫痪在床的母亲一起生活,相关部门每年给予其母亲残疾补助和护理费7000余元,大部分也被张昌顺拿去还债。而张昌顺的两个未成年子女也因没钱上学而留守家中。

2017年末,抱着改善家中简陋的住房条件和投资的心态,张昌顺以其妻子的名义贷款购买了一套位于城郊的商品房。

面对房贷、欠款、家庭生活开销等债务压力,索债人又不断地上门索要欠款,张昌顺一开始还抱着“债多不压身”的想法,却没想到逐渐将自己逼入到“绝境”。

“原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债务纠纷,等有钱了慢慢还。”让张昌顺意料不到的是,他以为的“普通债务纠纷”让他面临重新收监的结局。

违反规定被收监

2019年6月,盱眙县检察院在将该县公安局行政拘留信息系统与社区服刑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时发现,张昌顺在社区矫正期间因涉及合同纠纷,两次被法院司法拘留,这引起了该院检察官张军林的注意。张军林迅速与法院取得联系,调取了法院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令、司法拘留决定书等证据材料,查明,张昌顺因寻衅滋事罪于2017年8月被该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期一年六个月,并于2017年12月,开始接受社区矫正。在矫正期间,张昌顺与该县某公司和他人间存在合同纠纷,在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令等材料后,在名下持有房产一套、轿车一辆等财产的情况下,逾期拒不申报财产。2017年12月、2018年5月,该县法院两次决定对其司法行政拘留15日。

“2019年3月至4月,张昌顺在社区矫正中心集中教育学习时,多次考勤不及时,经工作人员提醒仍不改正,甚至态度恶劣并顶撞工作人员”,在走访社区矫正中心时,张军林得知张昌顺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表现不佳。盱眙县检察院确认,张昌顺在收到法院的财产申报令后,名下有财产的情况下拒不申报,在缓刑考验期内两次被司法拘留,且在社区矫正期间多次违反相关规定,态度恶劣。

在矫正期间两次司法拘留是否就能撤销缓刑进行收监?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社区矫正方面的相关法律,当前最权威的是2012年1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虽然在相应法条中采用列举式方式阐述收监执行标准,但是并没有把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被收容教育、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情形列举入法条。

插画:张维

张军林在请示了上级检察院及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以张昌顺行为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中的情节严重情形,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为由,于2019年6月11日依法向司法局发出收监执行检察建议书,建议对张昌顺撤销缓刑,收监执行。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书,得到了县司法局的重视,该局立即提请撤销缓刑合议小组对张昌顺一案进行合议,经合议后,作出提请撤销张昌顺缓刑的建议,并向法院发出撤销缓刑建议书。6月20日,法院裁定撤销刑事判决书中对罪犯张昌顺宣告缓刑一年六个月的执行部分,对罪犯张昌顺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六个月。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该案中,张昌顺本应痛定思痛,珍惜社区矫正机会,自觉遵守矫正期间的规定,争取重新回归社会。然而,其却不吸取教训,两次拒绝向法院申报财产,被司法拘留,多次在社区矫正中心集中学习期间考勤不及时,并恶意顶撞工作人员,终究自食其果,被依法撤销缓刑予以收监。

司法救助温暖困难家庭

在办理该案中,办案检察官获悉张昌顺的母亲长期瘫痪在床,两未成年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家,伴随着张昌顺的收监,贫困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

“了解到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后,我内心有过斗争,法律曾给予其一次宝贵的缓刑机会,令人遗憾的是,他却屡次触碰‘高压线,不懂得珍惜;这次的撤销缓刑收监执行,让他在本质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给其本人上了‘紧箍咒,也敲响了警钟,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他知道悔恨了。”张军林说,在检察办案中心,张昌顺表示很后悔,愿意接受改造,今后好好地担负起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责任。

由于张昌顺的两名未成年子女辍学在家,在张军林的建议下 ,检察院向县教育部门发出协调解决未成年人入学问题的函,建议教育部门为两名孩子减免学习费用。同时,检察院还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在走访家庭、向周边群众进行了解、与村委会核实情况后,依法对两名未成年人进行了司法救助,确保两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保障其基本的生活开销,最大限度地避免其家庭“因案致贫”。

2019年7月24日,张昌顺的两名子女在盱眙县检察院从检察官方文龙手中领取到国家司法救助资金一万元。

正在监狱服刑的张昌顺得知自己的孩子获得检察机关的司法救助后,非常感激,表示将好好改造,刑满释放后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好好照顾母亲和子女。

(本文涉案人员为化名)

猜你喜欢
收监盱眙县检察院
盱眙县“立体式”教育促应急科普知识“润万家”
盱眙县打造安全教育“一站式”新平台
美丽的『呼吸』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缓刑考验期内吸毒应如何处理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一腔后热血润后生——追忆盱眙县已故关工委主任刘古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