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水清清家园更美—安徽省界首市部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纪实

2019-02-17 22:04谢树立
城乡建设 2019年20期
关键词:界首界首市东城

■ 谢树立 赵 洁

安徽省界首市通过“大联动 ”整治机制,坚持源头治污、多部门协同管理,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用实际行动为界首居民打造美好幸福优美的家园。

统筹推进 打好“攻坚战”

界首市东城河全长3.1公里,是位于东城街道的一条河道,整治前杂草丛生、又黑又脏,淤泥1米多深。为从根本上堵住黑臭源头,界首市站在战略高度,自去年底启动了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今年3月份,界首国祯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进驻工地,打响了界首市东城河黑臭水体治理的攻坚战。为确保工程进展,项目公司积极调度,组织中铁二十四局在3月14日前完成东城河施工现场门头及围挡的搭建、工程车辆进场和场地平整及临时建筑物搭设。针对东城河两岸树木较多、河道两岸有部分房屋未完成拆迁等实际情况,项目公司积极与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交流沟通,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对东城河两侧绿化不需要移植的河段进行清淤疏浚,短短几个月就完成清淤2.4公里、砌护坡750米。

精准施策 河道初露芳容

在整治过程中,项目公司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界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单位经常与项目施工人员一起摸爬滚打,共同研究施工技术方案,使东城河底宽度从原来的4~5米加宽到6米, 并进行排污纳管, 以堵住污水源头。同时,在岸上的空地留置了种植绿化的绿地,护坡全部用石块砌起,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彻底净化河水。如今,初步整治后的东城河北段和界洪河东段已经呈现出水清岸洁的生态画面。

初步整治后的界洪河东段虽然仅有1.2公里,但是以前有许多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河水一度黑臭严重。界首市强化源头治理,下大力气清退周边摊贩,拆除移动棚舍和临时建筑,及时强化水体治理,大力度疏浚污染淤泥,并对污染底泥进行置换,增设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东城河和界洪河两条河道共完成清淤3600米,河道围堰45472立方米,抽水707台班,开挖导流渠2472米,齿墙浇筑1100米,护坡砌筑1000米。

奋斗不止 家园会更美

东城河北段和界洪河东段这两条河道的整治为界首河水变清、环境变优、家园变美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未来3年,界首市计划投入7.7亿元整治城区7条河流。涉及的河道有幸福沟、界亳河、界临河、万福沟、回民沟、界洪河和东城河,建设内容包括7条河道整治及相关建设项目,分别为:水利工程,截污、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与初期径流控制工程,河网水系蓄水活水工程,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水景观工程。其中,河道清淤疏浚总长度21.24公里;生态清淤规模41.9万立方米;生态护坡总长度48.87公里;补水泵站1座;蓄水堰坝2座;初期雨水调蓄池3座,规模5.5万吨/日;初期雨水截流管道59公里;7条河道生态修复工程;1座引水泵站、污水厂尾水引水及调蓄池尾水引水工程;5 条河道的景观工程;智慧水务。项目建成后,界首城区7条河道预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可实现城区30年一遇暴雨最大24小时地面不积水,基本消除城区的黑臭水体,河道水生态系统健康恢复,消除河道内源污染,实现城区水系的活水循环、长治久清。项目实施的同时,界首还将做好水文化挖掘,通过结合水体整治和水景提升,凸显水景观地方特色,打造城市滨河生态景观。

猜你喜欢
界首界首市东城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安徽界首:生姜种植拓宽增收路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界首市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体制机制现状及对策
安徽界首市农机补贴政策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作用与对策
券游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