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浅探

2019-02-17 14:02芦净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工匠精神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当今的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传承中国精神、培育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高度契合,这为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探究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途径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国家层面被首次提及。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成为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势而为,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国家输送更多技艺高超、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匠人”,承担起时代新使命。本文拟在把握工匠精神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工匠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结合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着重探究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对工匠精神,目前的研究并无统一界定。通常是指工匠具有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联系,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职业态度和行为表现。

根据百度百科,其内涵包括:

第一,精益求精。对产品反复改进,不断完善。第二,注重细节。在对细节的处理上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把产品做到极致。第三,严谨、一丝不苟。第四,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始终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第五,爱岗敬业。从业者热爱自己的岗位,对工作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第六,勇于突破和创新,保持产品的卓越性。

二、工匠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一致性。

立德树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工匠精神涵盖的内容与立德树人是相关联的。工匠精神包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韧的品格和毅力、认真踏实的态度等,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相吻合的。

(二)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中国精神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国精神的职责,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注重道德品质的养成与理想人格的塑造。工匠精神是工匠勤于劳动,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通过不断改进、完善使产品接近完美的一种精神理念,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中“工匠”对理想职业人格的追求,立足岗位,以技术奉献社会,更体现了当今社会大力弘扬的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由此可见,培育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中国精神方面是高度一致的。

(三)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内容,它要求劳动者积极进取、踏实认真。工匠精神提倡爱业、乐业、勤业、精业,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准则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

三、工匠精神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知识内化成素养,素养升华为精神,精神涵养成习惯,这是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由此决定了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一)加强理论教育,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基础”课的教学为例,以工匠精神为主线,研究将工匠精神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即从宏观目标走向微观要求,在开展时代新人成才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中,沿着确立人生目的——实现人生价值——树立职业理想——遵循职业道德的教学逻辑,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逐渐理解工匠精神,并把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意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追求。

1.强化职业意识

在“基础”课绪论部分,引导高职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部分高职新生在入学时,对选读的专业及将来的职业是没有明确概念的。在绪论部分要有意识地进行专业思想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明确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要从入校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求学生尽快借助专业课及任课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将来的职业领域,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所要求掌握的职业技能,完成初步的职业(专业)认知,做好职业定向,强化职业意识,为接受工匠精神教育打好基础。

2.确立职业价值观

初步的专业渗透教育使学生有了职业意识的萌芽,能否实现职业规划,需要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保证学生在成长成才方面有科学的方向导引。因此,在“基础”课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部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受以往思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在一些学生的意识中,认为工匠是社会的底层,地位低下,工作艰辛,学生就业喜欢选择安逸稳定的工作。因此,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工匠,劳动只有工种和职责的不同,劳动者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任何职业都可以成才,都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3.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价值观决定了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基础”课理想信念教育部分,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这对高职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因为职业理想是方向和动力,高职生未来就业绝大多数都要走上生产第一线,只有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把工匠看作是高尚的职业,才能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和忠诚度,对新知识新技术有渴望,有孜孜以求的上进心和创新意识。

4.明确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的实现,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立足岗位,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因此,在“基础”课的职业道德教育部分,要引导学生明确职业道德要求。我国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工匠精神是对专业技术、产品品质的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需要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工作全身心忘我地投入,而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能有如此超乎寻常的专注与执着。也就是说,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实践生产的一种积累,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不同职业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如笔者在教学中,对生物专业,教育学生耐心、细致、诚实,因为生物实验数据是不能造假的,医药质量人命观天;对会计专业,教育学生严谨、准确、律己;对机电、数控、汽车专业,教育学生精工细做,保证质量,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创新;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点讲网络职业道德等。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通过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进而培育工匠精神。

(二)注重实践养成,将工匠精神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工匠精神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把它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更要在生活中践行。因此,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开展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身临其境,切身感悟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參观访问

组织或学生自行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企业参观,了解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考核标准及企业的技术成果,感受企业文化,体验“匠人”的工作场景,细致体会“匠心”的蕴意。

2.专题讲座

邀请本校不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课堂或课外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介绍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对应职业要求,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对学生来说,优秀毕业生是自己的前辈,与自己同校同专业,是真实现成的榜样。笔者曾邀请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到课堂做专题讲座,学生很感兴趣,提了很多问题,现场交流热烈。学生都很受触动和启发,他们的共识是,未来职业规划“要结合自身特点、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不能把将发展目标设计得过高过大,要确立能够实现的职业理想,通过“学好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3.勤工俭学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或参加社会公益服务,服务于社会,去体验劳动过程的艰辛,增长经验。笔者所教的部分学生尝试到公司打工,他们在勤工俭学中发现“现实中我”和“理想中我”的差距,知道在工作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严谨耐心对一个称职合格员工的重要性。无须教师说教,通过勤工俭学的体验,学生亲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含义和价值。

4.实习实训

利用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平台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笔者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活动“我的实训故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专业实习中体验,并在实习结束后反思这样一些问题:自己的专业有哪些素质要求?与专业对应的职业有哪些?需要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自己在实习中收获了什么?遇到什么困惑、困难?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这种职业要求的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什么?等等,让学生在实习中有意识地认知专业,认知自我,逐步明确职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绝大多数学生在实习体验中都能真切自觉地感悟到,实训虽然是艰辛的,但看到从自己手里做出了工件,完成了一个较好的产品设计或成功的实验,感觉到非常快乐。知道了工作需要认真、细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提高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等等。这些感悟是学生身临其境得出的,正是我们希望借助于学生的实习实训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和较高专业知识技能是高职生立足社会缺一不可的重要条件。通过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路径,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百度百科.工匠精神[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21248.htm?from Taglist,2013.10.24.

[3]张苗苗.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4]芦净.高职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J].赤子,2014(2).

[5]芦净.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工匠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途径研究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