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并非越高越好

2019-02-18 15:00李迪华
重庆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绿地率碳氢化合物郊野

李迪华

城市高绿地率是风景园林专业里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我已经花了10年时间研究中国对高绿地率的追求的政策是从哪里来的,公布一下我的研究结果:到现在为止,我没有找到是从哪里来的。我想,这可能是大家拍脑袋,我要超过你、你要超过我,最后攀比出来的,导致各个城市的绿地率越来越高。

有一次,在我办公室,一个专家叫我不要动不动就批评高绿地率,他说你看新加坡的绿地率多高,然后我就想起来,我们之所以追求高绿地率,可能是一直在拿新加坡作对照。然后我当着这个专家的面,给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院长打电话,请他告诉我们新加坡城市绿地率到底多高。这个院长说,中国人总喜欢拿新加坡说事,说新加坡是花园城市,是一个高绿地率的城市,然而这是不对的,新加坡的高绿地率是把整个国家看成一个城市,把所有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全部算进来,这样新加坡的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但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建成区,不能这样算;而如果要按建成区来算,新加坡根本不是高绿地率的城市,新加坡很多殖民地时期的城市街道根本没有绿地,即便是绿地率特别高的、超过20%的豪宅,现在基本上被外国人买光了,新加坡综合绿地率大概20%多,而新城区的建成区的绿地率大概就在10%左右,这根本不是中国所追求的高绿地率。

我继续问他为什么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不算绿地呢?他说,这些绿地只要通过法定手续,都可以变成建设用地,而这些建设用地里面的绿地才算城市绿地。举个例子,去年,新加坡刮了一场强台风,砸死两个人,一个在城区居住小区被树枝砸死,另一个在郊野公园被砸死,都是凤凰木掉下来砸死人。事情发生后,政府委托他们学院对那棵在城市中砸死人的树做风洞实验,风洞实验结果是这棵树周围的建筑对树枝的落点产生了影响,这些建筑的存在要对这个人的死负责任,所以政府给他赔偿了120万新元;而给郊野公园被砸死的那个人只赔偿了5万新元的丧葬补偿费,因为郊野强风属于自然不可抗力,所以这个人在不恰当的时间去了一个不恰当的地方,他只能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样看来,我们城市建成区追求高绿地率其实是没有来源的,是大家一路攀比出来的。回到我们的城市,正是因为我们今天一方面追求高绿地率,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多,不可能把城市建设强度降下来,所以中国城市出现非常糟糕的建筑形态,宽马路、高绿地率、高容积率、低建筑密度,让城市人的生活变得非常不方便。尽管城市有这么高的绿地率,而在绝大多数城市,要找一条畅快的步行道几乎不可能,许多城市里1.5米宽的人行道一定要种一棵行道树,而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牵手走,要么被分开,要么必须搂得紧一点。我们应该去改变,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生态学者,一直在反对的,即城市建成区一定不要追求过高的绿地率。

城市高绿地率不是生态,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的城市建设,是把真山真水的真生态的土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然后用高昂的成本变成城市绿地,而人却没有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是人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生物,人的舒适、健康、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生态,所以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反对城市的高绿地率。另外,重庆一位老园林局局长,曾给我留言,对我的这一观点大加赞赏。

不仅如此,高绿地率还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臭氧污染。这是为什么呢?

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混合在一起,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变成臭氧。过去无车运动或者反机动车运动,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交通堵塞造成社会成本增加、生活品质下降;第二个原因就是臭氧污染,全球在洛杉矶、哥本哈根、伦敦、巴黎等地都发生过非常严重的臭氧污染事件,我们的中学课本里都有记载。但是我们今天开的汽车最低的尾气排放标准,已经是欧三或者国三标准,发动机通过提高燃烧温度,达1200度以上(即所谓电喷发动机),排放出来的汽车尾气里的碳氢化合物已经微乎其微,也就说汽油已经充分燃烧了。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了不充分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就不应该产生臭氧,而实际上,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随着过去几年PM2.5治理见成效(由于PM2.5可以阻挡紫外线),沿海城市立刻面临一个问题,即紫外线增加,紧接着臭氧污染就来了。臭氧形成所需要的碳氢化合物从哪里来呢?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已经不足以形成臭氧污染,所以要解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臭氧污染,必须找到碳氢化合物的来源,而罪魁祸首就是植物。我们闻到的植物的芳香味道,尤其是在晚上,植物呼吸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这些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替代了原来汽车尾气里的碳氢化合物,变成臭氧污染的来源;还有一个问题,为了让汽油充分燃烧,发动机气温升高,导致的一个不良因素是,汽车发动机尾气里的氮氧化合物比过去增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东部沿海地区现在会面临新的臭氧污染。在此也告诉学风景园林的同学,在做植物配置时,要尽量避免用竹子、豆科紫荆类以及松柏类植物,目前知道,这三类植物呼吸释放出来的有机化合物对臭氧形成的贡献是最大的。所以成都市政府邀请我担任顾问,指导他们种竹子,我就拒绝了。

(本文系本刊记者据李迪华教授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演讲及答问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绿地率碳氢化合物郊野
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制造碳氢化合物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浅析柴油发动机排放物的生成机理
中小学幼儿园用地绿地率控制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时标气选用探讨
南京市建设用地绿地率影响因素分析
植物材料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策略及发展方向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