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淄矿:走上改革转型的“康庄大道”

2019-02-18 09:02通讯员弋永杰
山东国资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云商人才改革

□ 通讯员 弋永杰

“挖掘人才是最有效、最便捷的一种办法。淄矿藏龙卧虎,那就从这个观点出发说一下,我们能够挖掘的人才在哪里?这个自信心源自何方?”

这是10月10日下午,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固成果、阔思维、谋突破”管理创新头脑风暴共享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新以评委身份向参会人员发问的一幕。

该集团分6期组织180余名管理人员赴华为大学封闭研修,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华为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变革经验。之后,邀请专业培训团队,组织参加华为对标学习的57名管理人员,举办了此次管理创新头脑风暴共享会。

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是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改,是理所当然、情势所迫。因循守旧没有任何出路,畏缩不前只会坐失良机。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成功来自于变革管理。我们把改革作为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誓将改革进行到底,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朱立新语气坚决地表示。

该集团积极探索企业改革路径,破障碍、疏经脉、增活力。全面推行管理、技术、技能“三条通道”人才体系建设,启动技术人员任职资格体系认证评价。唐口煤业、总部机关完成试点,聘任专业技术人员130名,职工职业发展通道加快建立,打破了专业人才晋升的“天花板”和“独木桥”。

他们创新“人才+产业”“人才+课题”发展模式,在东华水泥、世林化工、齐鲁云商等单位引入职业经理人或团队,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以人才带动产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齐鲁云商核心创新人才主要从阿里、华为、浪潮、当当、大华银行、中融新大、国美金控等国内领先企业引进,拥有系统开发、互联网运营、物流、金融等领域高端专业人才30余名。

依托一流的人才团队,齐鲁云商已成功打造出一支山东能源集团最完整的技术开发团队,形成了包括项目管理、产品设计、架构搭建、编程开发、后台测试的完整技术开发体系。今年以来,在剥离物流贸易业务的情况下,利润同比增长1950万元,增幅1710%;贡献税收2.2亿元,同比增长1.9亿元,增幅633%。

人才制度改革为齐鲁云商带来动力,为许厂煤矿则带来了活力。最近,许厂煤矿通过“公推直选”方式选拔出27名后备班长,为基层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积蓄力量。“班长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现场工程质量的好坏。”许厂煤矿党委书记高思强说。为确保后备班长人才不断档,该公司结合各单位人员和生产实际状况,利用近一周时间,采取“公推直选”方式,在井下各单位中围绕生产、维修两类班组,大力选拔后备班长。

2019年8月21日,新升实业泰星公司在北京举行新三板挂牌仪式

淄矿集团稳步推进专业技术通道及其任职资格体系建设,技能通道体系建设率先在新河试点探索。机关机构优化调整及人员选聘上岗工作顺利完成。在东华水泥、齐鲁云商实施中长期激励,探索薪酬制度改革的新路径。积极推进资产资本化改革,齐鲁云商上市工作获得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

“深化国企改革,疏通经脉,释放企业发展活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已经完成,泰星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淄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希奎介绍。他们坚持实施“精用工”管控,控员560人,超年度控员指标40%。

项目:带动企业奔跑的“加速器”

博选公司在与内蒙古中盛科技有限公司选煤厂签订托管运营合同实现正常运营后,最近又成功托管运营了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察哈素煤矿选煤厂,现已正常运营。

“项目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载体,是推动发展的‘加速器’,具有鲜明的聚集效应、带动效应和引领效应。特别是支撑性强、带动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历来是强企的‘兵家必争之地’。我们以超常规的决战气势,推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围绕项目抓落实,在项目落地、施工保障、协调配合上狠下功夫,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朱立新表示。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引来一个大项目,带来一条产业链,造就一个新产业,催生一个新基地,是名企强企进位争先、弯道超车的经验之谈。方大杭萧钢构科技公司经过前期如火如荼建设,最近正式投入生产,这是淄博地区首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目标是,全力打造淄博乃至山东地区装配式建筑集成平台。

方大钢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总投资15亿元,项目一期占地300亩,按照省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及钢管束、钢梁钢柱、钢筋桁架楼承板及辅助配套设施。总体规划年产钢管束构件12万吨、钢梁钢柱4万吨、钢筋桁架楼承板200万平方米和新型墙材板材600万平方米。

淄矿集团集中力量加快后备资源开发,先后跟踪调研项目7个,完成3个项目尽职调查。邵寨煤业副井永久井架和井筒装备完成安装,矿井供电、通风、运输三大生产系统相继形成;新河千米埋深膏体充填工作面完成回采,置换煤炭10万吨;铁运公司集装箱物流中心投入使用,集装箱班列纳入国家铁路列车运行图,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油房壕矿井积极研究国家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把握产业发展新动向,顺势而为寻求解决项目核准新出路。日前,从油房壕矿井传来喜讯,该矿井项目核准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东华水泥能耗优化与质量稳定两个核心大数据算法模型均已上线运行,并根据运行情况进行了迭代优化,算法模型自动投运率达到了90%以上,综合能耗下降1.29%。铁运公司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集装箱物流中心项目,提前一个月实现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效果。

“项目是转型升级的直接源头,是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项目建设是带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理念,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未来发展基础。”孙希奎表示。

前三季度,淄矿集团完成煤炭产量180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18亿元,被省国资委评价为“在全国煤炭行业树立了成本最低、均量最高、效益最好、发展最稳的标杆”。

猜你喜欢
云商人才改革
人才云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改革之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之风 打造货运云商平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阿里拥抱苏宁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