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S现场管理在焊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18 23:20石南辉欧跃发颜世周韦建军刘科明刘浩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焊条工位实训

石南辉, 欧跃发, 颜世周, 韦建军, 刘科明, 黎 泉, 刘浩宇

(北部湾大学 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 广西 钦州 535011)

0 引 言

随着现代经济快速发展,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行业及企业的需求,对应用型高校现有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职业素质。焊接技术实训是制造技术基础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实现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焊接技术实训分为两种情况:① 是有焊接理论知识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焊接技术实训;② 是非焊接专业的学生金工实习或工程训练系列课程中作为传统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工种的实训。焊接技术是金工实习、工程训练等课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技术的应用已经由传统机械加工行业逐步转向船舶、车辆、航空等高精端行业,而焊接技术实训对于非焊接专业学生来说又相当于“启蒙教育”,之所以称焊接实训为“启蒙教育”,是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焊接知识与操作[1-2]。面对焊接实训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3-5],如何让非焊接专业的学生在金工实习、工程训练系列课程的学习中,快速地了解焊接技术,重视焊接技术的学习,规范焊接技能操作,了解更多的行业和企业知识,安全顺利的完成焊接技术实训,成为每位焊接实训指导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8S现场管理理念,在焊接实训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化约束和要求,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2-16]。

1 焊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焊接实训有其特殊性,焊接实训过程中,对于刚刚参加实训的学生来说是很新奇的,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如第一次进入实训车间、第一次接触焊接设备、第一次自己动手操作等。每个学生都很兴奋,兴奋的同时就会忽略很多问题,如安全问题、成本问题、质量问题等,多数学校焊接实训过程中均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问题。

1.1 实训现场管理混乱,学生安全、文明意识淡薄

焊接实训车间因焊接工种自身的特殊性,环境比较恶劣,所涉及到的物品较多,以及长时间的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现场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焊接实训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是触电、烫伤、弧光灼伤、电弧打眼、火灾及烟气中毒等,另外可能出现划伤、碰伤、摔伤、中暑等,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随时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现场文明问题主要是现场物品,如电焊面罩、电焊手套、焊接工件、电焊条及学生带入实训室的物品等随意放置,焊渣、焊条头等清理不彻底等问题。多数同学只知道实训,不知道清理现场,不打扫卫生,实训老师再三强调现场文明,但效果不佳,造成现场脏乱差,进而带来安全隐患。

焊接实训对于焊接专业学生,因其有一定的焊接理论基础,对于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知道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强;但对于非焊接专业学生而言,焊接实训前的安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焊接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种:触电、烫伤、弧光灼伤、火灾以及烟气中毒等。其中触电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危险之一,在操作人员实训过程中应穿绝缘鞋和干燥工作服,佩戴干燥的焊工手套;焊接过程中要戴好防护面罩,不准用眼睛直视电弧,以防止强烈的弧光灼伤眼睛。为了避免烟气中毒,焊前要做好排烟除尘工作,启动排烟除尘系统,打开门窗等,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站在上风口位置,焊接过程中焊件要放置在吸风口的下面,不能离吸风口过远,吸风口的高低也要调整好。在用清渣锤清理焊渣时,不能没有做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垂直敲击,最好是侧向敲击,敲击时要注意方向和力量,敲击时要用防护面罩或绝缘手套遮挡,以防止飞溅的焊渣烫伤眼睛和面部等,另外在实训过程中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刚刚焊接完的工件,更换焊条过程中要戴手套进行操作,避免烫伤。

焊接实训场地有限,因工位少,学生多,实训指导老师少等原因,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学生随身带的物品及所使用的防护用具随意放置,甚至堵塞通道,造成现场混乱,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实训过程中有追逐打闹现象,可能发生碰伤、摔伤等安全事故。

现场散落的焊条头及焊渣没有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干净,在学生走路过程中,可能因踩上焊条头或焊渣而滑到,造成摔伤。

1.2 实训现场浪费严重,学生成本意识淡薄

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是每个企业员工必备的职业素质,但很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缺乏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实训材料随意放置、丢弃,焊条使用不规范,焊条头过长,能反复利用的材料没有反复利用;离开实训工位时没有及时关闭设备电源、气源、水源,没有关闭工位的照明灯;焊接实训过程中,不爱惜防护用具,电焊面罩防护镜片、焊接面罩、电焊钳等损坏率较高,造成很大的浪费。

针对以上焊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实训场地环境、减少浪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保障学生工程职业素质的培养。

2 8S现场管理内涵及在焊接实训教学中应用

8S现场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大型企业的5S管理方法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ftsu)和素养(Shitsuke)。因简单实用、优点突出,很快得到推广,并在实际运用中被逐渐完善、充实,加入安全(Safety)、节约(Save)和学习(Study)等内容,并称为8S现场管理[10-11]。它是指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种舒适、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的理念和方法[6-10]。

2.1 整理(Seiri)

焊接实训因自身的特殊性,所需物品较多,实训现场占地有限,工位空间较小,若不规范管理,实训现场会非常混乱,留下安全隐患。混乱的现场是造成事故的根源,为了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提高实训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首先,对实训场所进行整理,区分哪些是需要的,那些事不需要的,对不需要的物品要进行清除,腾出实训空间,创造整洁有序的实训环境。另外对参加实训的学生要严格按企业生产车间的岗位标准进行规范管理,严禁学生带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行实训现场,并强调要保持车间内外的安全通道畅通,不许在安全通道上放置凳子、书包、雨伞、水杯等物品,带进实训现场的书包、雨伞、水杯等物品需放置在指定的货架上,均进行定置化管理。

2.2 整顿(Seiton)

根据实训车间现场情况进行划分区域,绘制定置图,定置化管理,消除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如焊接实训工位内放置焊机、焊把等,焊条、试板集中放置在指定位置,学生带入实训室的书包、雨伞、水杯等物品放置在指定的货架上、休息用的凳子不能随意放置,使用后放在指定位置,学生的水杯、水瓶等也要放置在指定的货架指定位置处,不能随意放置,指导老师及班干部随时抽查、监督执行情况。

2.3 清扫(Seiso)

参加实训的学生每次上课均要进行公共区域卫生责任区的划分,实训结束时及时清扫实训工位及公共区域,及时擦拭焊机、砂轮切割机等设备,做到门窗、墙壁、地面、洗手池、焊机、砂轮切割机及操作架等无灰尘、积水、污渍等,尤其注意卫生死角(如焊接设备的底下),卫生工具(如摸布、簸箕、扫把、拖布、垃圾桶等)用完要及时归位,实训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养成良好习惯,指导老师及班干部随时抽查,形成制度,保持实训现场干净明亮整洁。

2.4 清洁(Seiketsu)

实训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实训场所、实训工位的清洁,及时清理实训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焊条头、焊渣及焊条包装纸壳等),将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维持好,实现标准化、制度化,保持实训现场整洁美观明亮。

2.5 素养(Shitsuke)

实训过程中要遵守作息时间,不喧哗、不打闹、远离手机、不打瞌睡、不迟到早退、不懈怠、不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情,注意个人仪表,遵守实训纪律,不得穿背心、短裤、凉鞋、拖鞋、高跟鞋等进入实训现场,实训现场不吸烟,不带食物进入实训现场。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现场文明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6 安全(Safety)

安全在企业生产中是重中之重,安全在工程训练中心也同样重要。对于安全在工程训练中心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实训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实训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训练中心对开设的所有实训课程,在实训前均需由相关老师进行安全理论教育,再由各个相关工种的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现场对参加实训的学生结合工种实际进行工种操作安全教育,并签定安全教育责任书,提高学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个实训车间有实训室管理员、工种负责人及实训指导教师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现场安全文明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在操作现场张贴操作规程便于学生学习。规范实训学生焊接实训设备的操作,正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不穿背心、短裤、拖鞋、凉鞋及高跟鞋进入实训现场,不得在实训现场追逐打闹,设备首次操作应在实训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对于钎焊、气焊实训过程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要进行分类划区域,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必要时要实现“双人双锁”,气焊、气割和焊条电弧焊等明火作业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实训结束离开工位前要做好现场清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气源,确定没有火种后方可离岗。

2.7 节约(Save)

实训过程中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积极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爱惜所使用的设备及工具,离开实训工位要关闭电源、气源、水源等,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对焊接实训过程中所使用的消耗材料要严格按定额使用,绝不能浪费。

2.8 学习(Study)

焊接实训是对焊接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及体验,学生要理论结合实际,对于参加金工实习或工程训练系列课程中焊接实训的学生,在焊接实训前要先自己预习相关焊接理论知识,加深自己对焊接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训车间完成实训后,要及时对涉及到的教材上的焊接理论知识进行复习或回顾,即能加深自己对焊接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在实训中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自己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益处的。

3 结 语

8S现场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技术,若能很好地在金工实习、工程训练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8S现场管理方法,对于焊接技能实训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即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能减少现场安全事故。

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心、提高实践学习效率、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降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目的,从改善焊接实训室的实践环境入手,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和学习为内容的8S现场管理法,对实训现场的管理以及焊接设备、焊接工具、焊接材料、防护用品等的规范使用是非常有益的。8S现场管理法是车间现场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在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教学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焊条工位实训
降低焊条电弧焊焊接缺陷产生的新型焊条保温桶
LCA在焊装车间人工上件工位应用和扩展
纤维素焊条国产化现状及电弧吹力提升措施
焊条偏心在线检测与自动控制装置的探究
精确WIP的盘点方法
工位大调整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