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引述,反复强化

2019-02-18 15:47唐惠忠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6期

唐惠忠

【考点阐释】

面对新材料作文题,如果选写议论文,一般都得在行文中强化材料关键内容。如何强化呢?审清供料内涵,据此提炼出一个切合题意的中心论点,并落实好文题各项规定性“任务”,这自然是前提;同时,还需要恰当引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以此给阅卷教师一个“紧贴供料写作”或者说“文(作文)从材(材料)来”的直观印象。那么,如何引述供料才算恰当、合理呢?这就需要明确:既要多次引述,又要扼要摘引,决不能全盘照搬——要知道,阅卷老师对题意把握的精准度、对于供料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看不懂自己精要的引述;完全可以用精当的语言,轻轻点击材料的某个关键词(可给这个关键词加上引号或让它独立成段)。如此处理,阅卷教师自能心领神会。

【范文解析】

这是一篇诗情与理性有机融合、读来很有感染力的议论文散文。所写题目的供料是:

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位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显然,本则故事型材料的关键词为“诗意”,由两位导游的对比、由后者“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而引申出“生活中也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充盈诗意的心灵”的观点,可以说是紧契题旨。具体写作时,作者为了强化材料关键内容,主要作了如下谋划:

一是篇中列举,辅助论证。在第三段中,作者直接概述材料(文字上有删减),很自然地推出了“诗意有着神奇的转化力量”这一分论点,续之以汪曾祺一例(让它与供料同类叠加),画面感很强、情理兼备地突出了诗意人生的无穷魅力。材料之后的排比句(“它能借你一双慧眼……”)汩汩滔滔,气韵生动。在这里,材料充当了文章的论据,使内容更加丰厚,分析说理也更为透彻。

二是一词贯通,强化印象。整篇文章,“诗意”一词前后出现10次,分别被置于标题中、开头处,也见于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的剖析处以及结尾处,从而有效凸显了本篇作文自始至终是扣住材料展开的。

【深入解读】

前面已提及,新材料作文合理引述材料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材料意蕴,进而精确地把握命题意图;另外,引述时要善于捕捉与自己的议论紧密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切实增强引述的向心力。常用方法如下:

其一,有机摘录法。即直接摘录材料中最管用的某一部分。这种方法适用于供料中有着明显的核心词(句)的材料。如《让诗意栖居心灵》一文,就着重摘录了后一位导游的“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其二,内蕴提炼法。即分析、挖掘材料,概括出它的内蕴,引述后使其成为所写文章中心论点的出发点(或者说立足点)。采用这种方法绝非照搬照抄材料,而是先从“意”的层面细作加工,进而恰当地援引入文。例如下面一段供料: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是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我因此要求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有篇佳作如此引述:

晏子是深沉低调的。然而,晏子永远是少数——不然,人们不会千年如一日地想念他。可惜文坛上的晏子实在太少,就像昨天去世的辛丰年先生,消失一个,我们的文化星空就暗下一片。——《多少人爱“晏子”》

“晏子是深沉低调的”这句话寥寥数字,却已紧契材料内蕴。这样的提炼,无疑切中了材料本质。需要提醒的是,所供材料大都存在多向解读的可能,写作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适宜自身发挥且有深度的一个角度,再来富于针对性地提取材料。

其三,情节压缩法。即压缩材料的主要情节,留下最主要的成分或要素,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运用此法时,对转述的材料可以用概括性强的句子一笔带过,也可对材料重点情节作适当渲染,无论怎样处理,都要与文章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看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为“24小时共享书店”)两篇作文的开头部分:

①深夜书店不驱赶任何一位读者,它在华灯初上或者晨曦初露之时,都为爱书人提供一隅心灵的栖息地,哪怕来者只是在书籍的海洋中小憩,工作人员也以此为责。——《学深夜书店,给他人精神以慰藉》

②书店追求经济利益无可非议,但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欢迎到来的任何人,并且工作人员自感“工作有意义”。我愿为该书店点赞,不仅因为他们对顾客的尊重,更因為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对文化普惠万众的尊重。——《让书店成为天堂的模样》

以上两篇高分(满分)作文引述材料,都用了“情节压缩法”。其共通的特点是,引用时都对主要情节进行压缩(即分清主次、有选择地留下细节);同时,边引述边对事件缘由、实质等予以阐发,努力做到言简意赅,并使所引材料与文章观点融合无间。

【格言链接】

我们也想了解,当他们旧有的表面剥除后,显露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内在。所以若你想更了解你笔下的角色,就必须跟他们相处得够久,才能看出他们其实不是什么样的人。

——安妮·拉莫特《关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