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堂阅读法的实证研究

2019-02-19 04:50邢睿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生

摘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现把课堂前十至十五分钟阅读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比较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文中将这种方法简称为课堂阅读法。有效的课堂阅读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有效扩展学生知识储备,为写作、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多个语文教学板块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活动;课堂阅读法

阅读能力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无一不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有必要。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初中生年龄处于12-15岁,这一阶段的中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在认识事物和考虑问题还凭借具体的感性经验为导向。这一时期,他们会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会去模仿他们喜欢的人物,比如追星等。因此,这一时期,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增长见识,使他们真正了解好与坏,对与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想要凸显个性,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不满足于老师和课本中的解释,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喜欢争论等等,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课堂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去理解、体会和认知。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会按照教案或参考书中总结的框架结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教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对中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学到知识意义较小。相较于其他阶段,中学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不大,七八年级的学生应更加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也是训练学生对文章脉络准确把握的必须环节。

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新知识,避免重复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模式。

二、将课堂阅读法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

1.合理安排课堂阅读时间

針对课堂阅读的时间,不同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叶巧珍《如何让课堂阅读更有效》一文认为应立足于语文课堂或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来进行①。叶老师认为,课堂阅读要有专门的阅读时间,通过课堂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等方式进行。本文针对这一观点有不同认识:阅读应该贯穿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中学生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可以利用课堂前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800字左右的短篇文章,并用一至三句话概括文章大意,写在专门的素材本上,老师课下检查并指导,之后的三十到三十五分钟内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每周可以做一回顾,可单人独自复述阅读内容,也可分组表演阅读内容等。将课堂前十至十五分钟时间固定下来,留给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总结能力,养成随时阅读、迅速提炼文章大意的习惯。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本文认为应以人物故事为主,这类文章有较高的趣味性,能吸引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人物所反映的优秀品质也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又如束庆芬《让默读教学回归语文课堂》中提出合理安排默读时间与安静的默读空间②。束老师认为在语文课本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了解文章大体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基调。束庆芬老师的观点与本文观点在课堂阅读的方式上较为相同:默读在中学生语文课堂上是极为必要的,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安静的环境,使学生能迅速调整情绪进入状态。与此同时,阅读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学生容易开小差,容易出现随后的课堂教学学习兴奋度不够等问题。

因此,合理安排课堂阅读时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提升快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

2.任务驱动阅读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来源大概有两个,一个来源是交际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另一个来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结果。③本文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应于中学生课堂阅读中。任务驱动阅读并非传统的带着问题去读书,而是将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概述出来。在任务驱动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多种能力,比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阅读内容,并讲给同学听,或者几个同学一起表演阅读内容,其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总结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带动知识的内化和储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奠定了今后思维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不可小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发展思维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中学生懒于独立思考,认为标准答案是唯一答案,不愿意从不同角度体会文章,更不要提思维训练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家长对学生强制性的阅读任务,使学生为完成读书量而阅读,过眼不过心,机械阅读和参考答案为标准的培养模式在许多语文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生思维固化,答题“套路”为王,这样的现状成为当代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任务驱动阅读法既使学生有目标有任务的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概括、表达等能力,又避免了学生单一固定的思维方式,也为语文教学其他板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堂阅读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课堂阅读法对语文学习的其他版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中学习新的字、词、成语,以及语句,扩大词汇量,扩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丰富写作素材等都是阅读的好处,然而,大多数初中生在阅读完后,对阅读内容记忆不准确,导致张冠李戴,内容不相符,难以运用到日常交流和实际写作中。因此如何让初中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将阅读的内容熟练应用成为关键。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现,课堂阅读法能精准的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培养学生随时阅读的好习惯。

当然,课堂阅读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在训练初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提炼、总结并形成书面文字,对初中生有些困难。因此,在前期训练时,学生可以通过做批注的方法,将关键词句划出来加以调整,简单写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大致一月左右,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及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逐渐开始多角度总结概括,老师给与引导,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素材本。

课堂阅读法仅是在前人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实践经验所得的阅读方法,略述己见,冀以抛砖引玉,推进语文教学岗位对阅读方法问题的深入研究。

注释:

①叶巧珍.如何让课堂阅读更有效[J].学周刊,2019(4).

②束庆芬.让默读回归语文课堂[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6).

③马畅.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法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6:5.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邢睿莹,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三层七法”:提高初中生三级蛙跳能力的实践研究
巧借数学思想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