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和经验

2019-02-19 07:27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云南改革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科学总结云南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云南改革开放的实践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篇章

云南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的启动和探索阶段(1978~1992年)。通过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着力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科学把握省情,发挥云南优势,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积累资金,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云南的光热条件和热区优势,发展烟、糖、茶、胶四大支柱产业。通过发展轻工业,积累了一定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能源、交通、农田水利、教育和科技等事业,为云南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年)。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省委、省政府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途径。探索适合云南农村的跨越发展道路,实行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开放与开发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制,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生产方式和经营体制向社会化、现代化的转变;探索工业化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育支柱产业群体,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探索对外开放战略,作出了以东南亚为重点,外引内联,大贸边贸结合,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决策,构建起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云南经济社会进入提速增量的发展时期。

第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2003~2011年)。这一时期云南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各个方面,其内容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各项改革,深化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潮流扩大开放,对外开放空间不断拓展,使云南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民生、民族等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完善。

第四个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云南进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时期。2016年12月,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科学谋划云南新发展。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省委、省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制度体系。

云南改革开放的成就推动云南驶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改革开放40年,是云南经济发展最快的40年,是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40年,是各项事业全面繁荣发展的4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的40年。

云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6531.34亿元,比1978年69.05亿元,增长了238.4倍。2017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列第20位,增速9.5%,列全国第三位。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3392.0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88.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474.8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228倍,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由 1978 年的 42.7∶39.9∶17.4,变为 2017 年的 14∶38.6∶47.4。

云南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01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33.94亿美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223.9倍。新批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引进省外到位资金突破3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对内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

云南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科教兴滇战略深入实施,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

云南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7.7元,2017年达30996元,比1978年增长93.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130.6元,2017年达到9862元,增长了74.5倍。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云南改革开放的经验体现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政策全面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进行了探索实践。云南以生动具体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

40年实践证明,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云南各族人民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源于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政治方向。云南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发展创新,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新时代云南的改革开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40年实践证明,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是云南各族人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路径,这一点任何时候不能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地方党委领导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省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学习国内外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云南具体实际相结合,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40年实践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改革开放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科学把握省情,及时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思路,走出符合云南实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多位一体的基本省情,扬长避短,制定促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实施机制,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多维度实践路子和创新举措。当前,在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共识,形成全省上下凝心聚力谋跨越发展的思想基础。

40年实践证明,改革是破解发展中一切问题的关键。云南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从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困难和挑战出发,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主动与云南实际相结合,以创新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和实践的历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实践观点,在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革调整乃至废除那些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和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机制、制度;在改革中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抛弃对“本本”和经验的教条式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改革成效,及时纠正不符合实际的错误做法和错误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参与改革,改革成果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效接受人民检验。

40年实践证明,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主动创造出跨越发展的机会。云南对外开放要坚持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要坚持从国家大局出发,主动构建和维护我国地缘政治和生态系统的安全屏障;要坚持“安邻、睦邻、富邻”方针,带动周边各国共同发展。

40年实践证明,必须坚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云南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积累了民族团结的宝贵经验,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我们要长期把“慎重稳进”作为处理和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工作方针。把促进民族团结与维护边疆稳定相结合;要长期重视创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民族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全面统筹、分类指导,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重视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教育,让少数民族干部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云南改革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改革之路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