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对教育的影响

2019-02-19 14:32王金妍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物流管理高职

摘 要:国家高职教育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就业,要建立竞赛机制,通过竞赛促进我们的教学改革、有针对性的选取我們的教学内容,通过整体培养,重点选拔的机制,来培养学生的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技能大赛

近年来职业大赛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来完成我们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按照国家物流技术标准和岗位职责,确定了物流核心岗位的能力要求,界定了物流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的内涵,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等研究基础,以满足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研究目标,将物流技术标准、岗位标准、资格证书考点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能力递进式“岗证课赛”衔接的课程体系,培养企业“急需、适用、实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技能大赛的竞赛标准,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的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进而创设了学习情境和任务,确定了考核和评价的标准体系。使我们的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也打破了期末一张考卷定分数的局面,对我们的学生从多角度、多元进行评价,尤其是注重平时的成绩考核,改变了学多学少都一样的不良现象。

一、通过技能大赛给我们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如下:

(一)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生有效沟通能力

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单纯的理论学习,还是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而物流的技能大赛就是提供给老师提高业务能力的一个平台,老师从普遍培养学生参赛到层层选拔,确定省赛、国赛的参赛选手,和学生一起完成方案的制作,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实操,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很好的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又很好的解决了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学生真正能感受到教师学识和对学生的爱,这样不自主的师生感情就建立了。

(二)通过技能大赛拓宽了我们的学生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砝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直都有大赛,有省赛的选拔、在二十几所的高校中,选取1-2个学校参加国赛,可想而知,竞争的激烈程度,这就即要求我们的老师有一个良好的业务和大赛的指导经验,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多参加培训和具有技能标准。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不仅仅是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教与演练,还会牺牲许多教师的业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找突破口,一起模拟大赛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而我们的学生经过这样来的历练,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都会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具有大赛的经验和含金量较高的获奖证书,更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砝码,有的同学更是因为在大赛的赛场上就被一些企业相中,直接签了就业协议。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消除了他们不是本科的遗憾。我们学校自08年开始有物流技能大赛项目,学生的参赛人数和获奖比例逐年上升,同时学生就业后的升职速度业有明显的对比,参赛学生机会是在企业工作3-6个月就升为部门的经理。虽然成绩的取得是多方面的,但一定离不开他们大赛的历练。

(三)通过技能大赛使我们的校企合作上升一个新台阶

为了完成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岗位对接标准,物流管理专业一直和企业进行合作,一起开发课程、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而通过学生大赛,企业的指导和评委职务的担当,使我们的合作企业零距离了解学生,这样他们更好地了解了我们的学生,也使他们更具有针对性的帮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考核标准。我们学生在企业每学期两周左右的实习,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考评,给他们一个真实有效地评分,这样使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课内外实践的重视,同时我们企业的人资部门,也有有的放矢的来我们学校进行人员的聘用,我们好多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就被企业看中,等学生大三毕业时,企业主动把这部分学生要走,使我们的学生就业得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由原来我们帮学生找工作,到现在我们的企业主动来我们学校主动招学生,我们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基本上就都被企业要走了,使我们学校的声誉也越来越好,这个学校学生的就业好,就业率高,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满意的格局实现了进口畅出口旺的良性循环。

二、通过技能大赛进行的教学改革成效如下:

(一)运用互利共赢法,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的目标

立足人才培养、人才储备,调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系统培养学生,贯通岗位、课程、大赛、资格证书的分割状态,实现人才共育。

(二)运用成果导向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全人发展的目标

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引导,激发学习兴起的同时,树立职业素养、社会责任等学习意识与态度,通过校企互动、轮替校内外教学场景、设计实习实训任务、轮岗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运用多元评价法,实现了多视角过程性考核、动态提升的目标

通过平时出勤、口语评量、作业考核、任务完成及阶段性考核和期末总结考核等方式,实现多视角多元考核,全方位构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机制,促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螺旋提升。

诚然,在进行技能大赛参与过程中,也要注意我们的学生不能仅重大赛轻理论,这样会失去了我们培养的初衷,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既有理论的根基也有实践的提升。

(四)实施了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课程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与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合作,借助园区的企业资源,实施了校内校外教学环境变换、企业岗位轮替、学校系统学习、能力逐级提升的课程教学,突出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综上所述,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重视大赛的同时,作为教师既要跟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不拘于大赛单一的方向,使我们的部分学生既要完成专升本的学习需求,也要完成我们学生专科就业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真正形成。

作者简介:

王金妍(1974.12-),研究生,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物流管理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