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再生学》

2019-02-20 02:08李翥彬
城乡建设 2019年14期
关键词:建筑学存量工业化

■ 范 悦 姜 涌 李翥彬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发展历史,一般均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大量建造阶段即笔者称之为“现代建筑工业化建造”的阶段;另外一个就是存量建筑再生建造阶段。前者奠定了西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基础,后者则开辟了后工业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建筑发展模式。两个阶段的转换时期虽然各有先后,一般来说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各国完成了批量建设(Flow)到存量建设(Stock)的转变。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比较晚进入到存量建筑再生阶段的国家,直至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结束,才有所转变。即使如此,由于有着良好的建筑工业化技术积淀以及高水平研发和政策支持,日本可以快速形成了自己的存量建筑对策和再生建造体系。

可以说,自从有所谓的“建筑”行为,类似于再生改造的活动从古至今一直就没离开过。但是,“再生”虽然一直存在,但充其量是作为建筑的副产品,没有被当作独立的学科和事物去对待,相关研究也比较零散和非主流。前文提到日本在上世纪末开展了第二阶段即迈出了存量建筑再生的一步,一个代表性事件就是本书的写作团队代表、日本东京大学松村秀一教授当时提出“建筑再生”的理念,并引领了之后的一系列体系化研究。

松村建筑再生思想有几个方面的含义:基本概念是将工业化时代的老旧建筑的功能通过“再生”重新满足新的需求,从内涵上包含了除新建建筑以外的所有建筑行为;二是相对于新建行为,建筑再生的内涵外延都有了较大的拓展,不仅需要一整套以前期诊断和策划为基础的新的设计和产业技术,还需要跨越学科之间的专家合作,以及反映社会经济、历史等方面的价值考量和工作流程。总之,传统的建筑学等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建筑再生的问题,需要融合多学科的智慧,逐渐形成新的“再生学”的学问框架。

笔者有幸参与松村研究室建筑再生的早期活动,并在之后的20余年追随、关注和做了一些建筑再生的相关工作,见证了本书“建筑再生学”的形成轨迹。我国拥有最大量级的存量建筑市场,“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增加了建筑改造方面的课题研究和立项,也形成了不少改造技术指南或标准规范类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即整个研究体系偏向于实用性和技术性,缺少系统的“建筑再生学”理论研究和指导,不利于今后健康持续的产业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无论是对建筑学理论的拓展融合还是再生的技术实践等均给予了科学系统的阐释,是日本学者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长期研究积累的集大成之作。

猜你喜欢
建筑学存量工业化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