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备管理中人为因素的控制

2019-02-21 03:17
中国水运 2019年2期
关键词:船员管理人员船舶

(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上海物探分公司,上海 201208)

船舶设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类运输工具,其对于水上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关于船舶设备管理中的人为因素控制,也引起了船舶设备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

1 我国船舶设备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获得了较多的实践机会,其中,分析船舶设备领域在发展中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从其整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方面分析我国船舶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直至世界第一,以及逐步平稳到当前缩减产能的过程。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1-7月全球累积新造船订单量达到314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韩国,日本占据了造船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后期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的增大,我国船企接单量由2016年的全球占比59%降低至34%,随着我国相关造船领域政策的改变,整体造船行业朝着中小型破产、大型兼并,推动尖端化领域方向发展的现状。该类背景下分析我国船舶设备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我国水上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人为因素对船舶设备管理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2.1 专业性因素

分析船舶设备管理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即为,专业性因素。具体分析专业性因素造成的船舶设备管理不良现象,主要体现为:船员或管理人员在执行,实施相关船舶设备管理作业时,因专业技能不合格,导致相关作业项目的实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最终造成船舶设备管理失效并出现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对于船舶设备的安全稳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职业操守因素

船舶设备管理中船员及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对于船舶设备管理质量的保障,以及船舶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因船舶设备管理中船员及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合格,造成的各类的安全隐患,以及管理失效现象也较为多见。如“岁月号”船舶事故中,因船员及管理人员未进行营救弃船逃生,导致事故中出现了大量人员死亡现象。该类不良现象的出现对于船舶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以及区域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3 责任因素

船舶设备管理中涉及的管理项目较多,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分析因责任因素,造成的船舶设备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也较多。其中,责任因素造成的不良现象主要体现为:船舶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划定不准确,责任划定不清晰,造成在相关管理事物的执行中,出现了管理混乱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船舶设备管理质量,同时对于船舶后期运行中的规范化管理,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2.4 危机处理技能因素

船舶设备管理中出现安全事故,如能得到良好的处理,对于事故造成的危害控制,以及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在船舶设备管理中因船员及管理人员,缺乏危机处理的技能,未进行相关危机事故处理技能的训练,造成在安全事故出现时船舶设备现场管理较为混乱,影响了最佳的事故处理效果。同时对于搭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以及相关救援行动的有序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影响了船舶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5 安全意识因素

船舶设备区别于陆上交通工具,其在运行中若出现事故,会出现危害大和人员伤亡多等严重后果。在此过程中分析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则为造成相关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分析船舶设备管理中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主要不良现象体现为:船舶设备管理中存在安全操作不规范,安全防护设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安全巡视不到位的现象。各类安全隐患现象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船舶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船员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缺失,对于船舶的稳定运行,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都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2.6 维护运行规范执行因素

船舶设备长期在水域中运行,受海水腐蚀,暗礁触碰造成的摩擦损伤、腐蚀损伤现象较为多见。该类现象下分析因船舶设备管理人员,对于船舶设备的安全维护不到位,设备保养不到位,相关构件的更换处置不到位,船舶运行管理不规范,造成的船舶设备管理不合格的现象也较为多见。该类现象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船舶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船舶运行中的安全可靠性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3 关于船舶设备管理中人为因素的控制策略分析

3.1 加强船员专业技能培训及筛选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分析船舶设备管理中为有效地提升船舶设备管理质量,加强船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及筛选,对于船舶设备管理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加强船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筛选,行业管理组织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严格的上岗证制度,同时船舶所有人或管理人员在招聘新员工时,应落实一定周期的技能培训操作。以此确保在后期船舶设备的管理中船员专业技能的合格性,并且确保作业人员在相关管理项目执行中的准确性,最终达到提升船舶设备管理质量、保障船舶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3.2 落实作业人员综合素质测评

船舶设备的应用与陆地交通工具的应用差距明显,实际发展中为切实有效地提升船员及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落实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测评也是重要的改善策略。具体实施中关于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测评,应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素质的测评,职业技能,从业经验等内容的测评。具体实施中考虑现实状况以及运营人员对综合素质测评落实的能力问题,企业的船舶运营主体可通过心理考试测评的方式进行落实。私人形式的船舶运营主体,则可通过招聘具备专业经验作业人员的方式,进行新员工的招聘应用。以此确保招聘船员及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确保船舶设备在运行管理中的安全可靠性。

3.3 加强岗位职责培训

无规矩不成方圆,船舶设备管理中加强船员及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以及岗位责任的知识培训,为重要的管理作业内容。具体实施中关于船员及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培训,以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经营人员可通过上大课的方式,依据岗位差异进行分组,落实船员及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的培训。同时依据岗位差异性进行相关责任人的设定,确保岗位作业中相关责任人设定的合理性,确保船舶设备管理中相关责任落实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3.4 加强处理事故的演练,提升应变能力

安全意识缺失对于船舶设备管理质量的保障,以及相关管理作业执行效果的保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分析在船舶设备管理中为切实有效地提升船舶管理质量,船舶经营人员应注重加强船舶运行中处理事故的演练,以此提升船员及管理人员在突发事件,以及安全事件出现中的应变能力。另外,为降低船舶设备管理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加强船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也是重要的改善策略。具体实施中关于船员安全意识培训的实施,船舶经营人员及管理人员应从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安全巡视责任人,以及应用网络监控技术的方式,针对船舶设备管理运行中存在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最终达到促进船舶设备管理的安全稳定性。

3.5 落实维护作业,实施惩处机制

船舶设备在运行中一定程度上分析,其长期处于磨损,腐蚀的环境下,因此,考虑船舶设备管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落实船舶设备的维护作业,并实施一定的惩处机制,对于船舶设备的管理质量提升,以及船舶设备的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具体实施中关于船舶设备的维护作业,船舶设备管理人员应从制定定期的设备维护制度,实施一定的维护责任制,并结合绩效考核的方式,推动船舶设备维护检修作业质量的提升,最终达到提升船舶设备管理质量的目的。

4 结束语

分析人为因素对船舶设备管理产生的影响,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专业性、职业操守、责任设定、危机处理技能、安全意识、船舶设备运行维护现状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基于船舶设备管理人为因素影响的发展现状分析,为有效地提升船舶设备管理质量,船舶设备管理及经营人员,应从加强人员专业性培训,落实综合技能测评,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维护规范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以及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的方面进行船舶设备的管理。

猜你喜欢
船员管理人员船舶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中韩船员沉船遇难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