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牧业在巴塘县生态建设示范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19-02-21 05:55李秀伟杨克美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甘孜州牧业农牧民

李秀伟,杨克美

(1.四川省巴塘县农牧科技和供销合作局,四川 巴塘 627650;2.四川省双流区农发局,四川 双流 610200)

1 背景和意义

1.1 发展草牧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契合国家政策 200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青海、西藏等生态脆弱区域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四川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要突出生态功能,要把生态功能放在第一位,支持甘孜、阿坝建设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推进脱贫攻坚,发展全域旅游、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经济等,努力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

1.2 发展草牧业有利于转变生产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巴塘县位于甘孜州西部,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全县耕地面积7.3万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除少数乡镇属于高寒纯牧区外,大部分乡镇属于半农半牧区。发展草牧业有利于将农牧民传统靠天吃饭的思想引导到靠勤劳致富的正确轨道上来。

1.3 发展草牧业有利于增加群众收益,解决土地复耕 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异地搬迁以及水电工程搬迁,给迁出地留下了大量的可耕地,怎样解决移民搬迁后土地的利用和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是一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巴塘县移民搬迁后需要复耕的土地达2万多亩。草牧业劳动投入比粮食生产投入低,在迁出地发展草牧业,有利于充分利用闲置耕地,发挥其作用。

1.4 发展草牧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林地,开展林草结合 巴塘县林地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462.4万亩,占总面积的39.28%,园地1.32198亩,占巴塘县总面积的0.11%。探索草牧业和林地结合,发展林草间作,充分利用巴塘县的气候优势和林果地优势,探索出一条适合半农半牧区的产业发展道路。打破瓶颈,找到突破口,带活农业发展产业链,强力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规划。发展草牧业,把“小草大产业”纳入巴塘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更有效地激活巴塘农业经济发展。

2 巴塘县发展草牧业的优势

2.1 区位、交通优势 巴塘县东与理塘、乡城两县接壤,南与得荣县毗邻,西以金沙江中心为界,与西藏的贡觉县、芒康县和云南的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相连。国道G318贯穿全县,是连接甘孜州和通往西藏的交通咽喉,交通十分便利。

2.2 气候、环境优势 巴塘县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3.0℃,气候干热,垂直变化显著,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尤其是沿巴楚河和金沙江沿线区域,海拔低,冬春较为暖和,十分有利于“果、草、畜、蜂”等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也为利用光伏提灌抽水种植果树、牧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3 土地、资源优势 巴塘农区农牧民有着种植果树、种草养畜和养蜂的传统习惯。因自然灾害,移民搬迁的村落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抛荒闲置的土地有近2万余亩,现急需解决移民搬迁后的土地利用和农牧民群众的增收。这些土地都是多年耕种的熟地,土壤较为肥沃,适合果树和牧草的种植。

3 发展草牧业的具体措施

3.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针对因自然灾害移民搬迁后,抛荒闲置土地较多的村落。二是针对农牧民从事的玉米、小麦、青稞、洋芋等传统种植,费时费工,种植成本高,比较效益差,广大农牧民有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的强烈愿望。种植牧草相对比较简单,比较效益高于传统的种植业,还能把农牧民从繁重的农田劳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劳务输出和发展其它产业,从而达到增收脱贫奔康的目的。三是巴塘县多余牧草的销售可辐射川、滇、藏等区域的8个县,因交通便利,放辐射区域广,市场潜力巨大。据调查,理塘县风干牧草收购价格为5.0元/千克,而且还供不应求。甘孜州财政局及甘孜州农牧供销合作局下发了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的通知后,仅甘孜州2018年度的牲畜冬春饲草料补助资金就达3 000万元,根据牲畜存栏数分配到各县。市场就在家门口,仅周边县牧民购买牲畜越冬草料的需求就十分巨大,而且还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作支撑,因此牧草销售不成问题。

3.2 果、草、畜、蜂配套,实现种养良性循环 草畜配套,种草养畜,一是可以解决广大农牧民对肉、奶、酥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刚性需求。二是可以在林果地放养藏鸡,在林果地觅食“虫和草”,符合藏鸡的生活习惯,而且还可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三是充足的饲草资源还可以带动全县藏猪、黑山羊生产发展,以及牦牛的短期育肥,可通过牦牛短期育肥,解决牲畜冬春季节掉膘减重甚至死亡这一高原畜牧业最重要的难题。四是可以为果树和牧草提供大量优质低成本的有机肥料,实现种养良性循环。肥料是果树和牧草种植长期的最大量的生产资料投入品,草畜配套、种草养畜可大大降低果树牧草生产成本,提高种养经济效益。五是可带动全县中蜂养殖特色产业的发展。

3.3 发展草旅结合、带动乡村振兴 草是地球的彩衣,它能美化乡村,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优质、健康、有活力的草业关系到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社会安全、能源安全四个方面。要大力发展草牧业,并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从而实现全县乡村振兴的目标。

4 发展草牧业的生态示范作用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应结合巴塘县的气候优势、区域优势,以习总书记的指示为引领,通过实施生态示范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可持续的农业产业。为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脱贫奔康打下稳固的基础。巴塘县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巴塘草牧业的良性发展,对所有半农半牧区都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甘孜州牧业农牧民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蒙牛全购现代牧业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海口伟德牧业有限公司
关于甘孜州泸定县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