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针织CAD 课程教学改革

2019-02-21 04:15姚晓林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羊毛衫毛衫纸样

姚晓林,罗 琴

(惠州学院 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服装CAD”是一门普及服装行业计算机化、适应时代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服装专业高等教育基础技能课程[1],“针织CAD”是服装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针织方向的专业技能课程.

针织毛衫行业是纺织服装行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是服装时尚产业中的优势产业;随着电脑横机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其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迫切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毛衫产业智能化制造水平.

服装设计与工程(针织)专业是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1998年开办该本科专业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专业发展的重点,为此进行针织CAD 课程教学改革,以满足智能化产业发展需要.

1 现状分析

智能化产业发展使毛衫产品日益时装化,毛衫工艺单的制定需要结合纸样与毛衫生产工艺计算理论,该结合可以在智能针织CAD软件中实现.

智能毛衫CAD软件经过本身的不断突破,可以将纸样汇入电脑,利用纸样的形状形成CAD范本及生成工艺单,还可以将纸样进行分割,分割后的各部分可再选择不同的针形和组织密度,做时装款式工艺更加快捷,可对生产工艺下数进行调整,并汇出方格纸及解译电机档,形成画花文件,进而针对不同电脑横机机型,汇出相应的电机档,直接进行编织,这个过程把纸样、羊毛衫生产工艺和电脑横机紧密联系到一个过程中,避免了纸样、工艺和制版沟通的问题.

目前针织CAD的前期课程是纸样,同期课程为羊毛衫生产工艺[2],但现有课程各自教学,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3],纸样在针织毛衫中应用理论缺乏[4],羊毛衫生产工艺与针织CAD教学配合不密切,针织CAD作为承上起下的课程,充分利用针织CAD与纸样和生产工艺之间的沟通方法,进行针织CAD 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将课程有机结合,使纸样设计与羊毛衫生产工艺,结合在针织CAD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相关课程内容结合,以适应智能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运用纸样技术制作毛衫衣片样板,解决时装款毛衫工艺设计和造型实现难题,提升产品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能力,有利于提高针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后对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

2 改革思路和创新点

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形成有机联系的体系,加强针织CAD课程与各相关课程的联系.其改革思路和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纸样应用于针织CAD中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分析各种款式类型纸样应用于针织CAD 中时的处理方法,建立依据款式特征的多种代表性款式的纸样应用于工艺单范本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2 加强羊毛衫生产工艺与针织CAD的教学配合

建立两者之间同步的教学计划,建立有助于同时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2.3 建立针织CAD新型教学方法和内容体系

加强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案例教学,以多媒体资源库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系.

3 改革措施

3.1 教学内容改革

3.1.1 增加纸样应用相关内容

丰富与纸样相关的教学内容,分析纸样应用于针织CAD中的方法,研究针织毛衫纸样结合编织工艺的版型制作方法,特别注重各种纸样的应用于针织毛衫工艺单时的样片形状,以及工艺方法对形状的影响,以顺应产业发展模式,满足智能制造生产和研发设计的需要.纸样应用于针织CAD的方法可以采用如下几个方式:

(1)利用纸样技术得到毛衫成型编织形状

(2)依据纸样形状分析其实现方式

(3)结合纸样原理和毛衫成型编织特点,对纸样形状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的纸样形状,利用左右独立做法、领底平位的圆脚起针停针做法、旋转、分割等多种软件工具,建立纸样相应的范本幅片,掌握根据纸样形状以及服装造型需要制定下数工艺的技术手段,并根据不同实现方式和实际服装特点,以及电脑横机编织实现方法,在形状与尺寸上对纸样加以分析和更改.

研究代表性时装款毛衫款式纸样,分析其在针织CAD软件中纸样基础尺寸位置选择、尺寸设定、范本形式和稳定性、曲线形状拟合方法等,根据纸样实际效果,确定是否需要将裁片进行旋转、分割处理等特殊处理方式.

3.1.2 配合羊毛衫生产工艺课程

加强与羊毛衫生产工艺课程的配合,针织CAD本身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计算机辅助羊毛衫工艺设计,而羊毛衫工艺课程则研究实际生产中羊毛衫的工艺设计原理,因此两者密切相关,在教学时可以互为依托,加强两者之间的配合.

具体做法是从促进两门课程教学角度,分析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在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上互为铺垫,羊毛衫工艺计算结合针织CAD 范本建立特点进行,针织CAD则辅助分析尺寸设定和收放针程式搭配对衣片形状影响,通过采用针织CAD进行工艺单案例分析的方式,加强两门课程内容的沟通.

3.2 教学形式改革

3.2.1 课程互联互通

将针织CAD 与羊毛衫生产工艺课程打通来进行教学,由于两者教学内容和难度不同,会出现教学不同步的现象,打通来教学就可以根据实际学生掌握情况和课程进度,将两门课程互相结合来教学.

具体做法是当羊毛衫工艺课程的难点部分教学进度慢于针织CAD课程时,将针织CAD课程时间借调给羊毛衫生产工艺,而羊毛衫生产工艺该部分内容讲授完成后,再将课时返还给针织CAD 课程,建立两门课程同步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3.2.2 弹性教学计划

由于教学内容要契合行业发展实际,引入实际生产工艺单,因此内容上会出现动态调整,为此教学计划也保持一定的调整空间.

具体做法是根据羊毛衫生产工艺与针织CAD 课程的结合授课实际情况,建立弹性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安排两门课程的授课时间和顺序.

3.3 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的改革

3.3.1 项目导向教学

建立“基于项目的学习”,实现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实际操作案例的形式,将所学内容结合相关联课程整理为几个模块项目,锻炼学生综合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案例项目分析中,将相关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与产业发展实践的联系.

3.3.2 项目案例考核

考核形式采用以学生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结合产业生产实际,不考查学生的简单操作能力,而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案例,考查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倡导基于项目的教学与学习,建立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项目的建立需考查产业发展需要和几门相关联课程的内容的融合,使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几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

3.4 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学院服装与设计工程专业针织方向最新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修订.结合针织毛衫行业发展实际需求,增加纸样汇入和范本工艺单制作实例,增加铲针、分割、缩针、花样线设计、挖针等与纸样结合的工艺应用模块,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另外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课件资源建设,提供大量的视频资源,包括课程中的范例操作以及大量代表性的生产实例.视频不仅用于学生的课程学习,而且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大量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以及智能化操作范例,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4 结论

建立纸样应用于针织CAD中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加强羊毛衫生产工艺与针织CAD的教学配合,实现课程互联互通和采用弹性教学计划,加强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大量的生产实际视频案例丰富教学资源建设,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针织CAD”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对未来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羊毛衫毛衫纸样
基于再设计利用的废旧针织毛衫拆解方法研究
四针床全成形羊毛衫纸样设计及模拟分析
女大学生针织毛衫色彩偏好的眼动分析
校企无缝链接岗位能力培养下的男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考伊琴图案在现代毛衫中的设计应用
小尺寸纸样匀度测试方法研究
让缩水的羊毛衫还原
毛衫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