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保持沉默

2019-02-22 02:35石头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持沉默上学办法

石头

Q 儿子今年11岁,十分叛逆,跟他讲道理,左耳进右耳出。我知道多说无益,但一看到他不听话就来气,请问怎样才能改变儿子的叛逆行为?

A 孩子听话,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我们会更高兴;孩子不听话,违背我们的意愿,我们就生气.那么我们更爱孩子,还是更爱我们自己的感觉呢?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喜欢喋喋不休,就是希望你听我的,但还要表现得“民主”,因此不会采用暴力,而是一直说,直到孩子屈服为止。而孩子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不能在接收到我们的信息后,马上做出回应,这就与父母的期望发生了冲突。

你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本来是父母追求的美好品质,因为那意味着专注。但是当这种美好品质和我们的意愿发生冲突时,我们更倾向于让孩子屈服,要孩子听话。

我们都希望自由地去表达自我,可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你的方式来,我还能是我吗?于是,就有了叛逆。你看,叛逆其实就是要做自己。如果我们“做自己”的愿望被反复打压,人生动力总是得不到伸展,可以想见,这样的人生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孩子变得很蔫,另一种就是很暴力。

面对上述问题,下面提出了四点应对办法:

第一点,关注孩子微小的进步。

对于比较慢的孩子,家长总是非常着急,会不断催促,给他施压。这种办法短期内有用,但终归不是长远之计。最好的办法是:不急着说问题,等孩子出现积极行为时,及时予以肯定。比如告诉孩子“你这次写字用了13分钟,比上次快了2分钟”,并且顺势告诉他一些快速写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孩子更容易接受。

第二点,直截了当指出问题。

妈妈大声喊儿子回家吃饭,旁边的阿姨听到后就提醒孩子,他坦然地说道:“没关系,妈妈的嗓门不是还没提高吗?”这虽然是个笑话,却说明一个事实——反复唠叨容易降低权威。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准、简短地指出孩子的问题,并让他承担相应的后果——晚回家的孩子没饭吃。目的不是真的饿孩子一顿,而是让他记住这个规则。

第三点,允许孩子保持沉默。

当我们向孩子提要求,孩子如果不回应,父母一般都会很生气,觉得孩子不尊重自己。

我们应该树立的观点是:孩子有选择沉默的权利。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明确自我权利和责任。父母应该清楚,孩子有发表言论的权利,有质疑的权利,更有被提要求时保持沉默的权利。要知道,在法庭上“保持沉默”这项权利也是受到保护的。

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听话,除了关注自己的内心外,更应该关照别人的情绪。

第四點,允许自己保持沉默。

7岁的果果脚受伤了,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当晚他和小伙伴玩耍。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和妈妈说:“我不能上学去了,我的脚受伤了。”妈妈很想说“如果昨天你能跑来跑去和小伙伴玩耍都没问题,那么今天你就能上学”,但是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几分钟后,果果说:“好吧,我去上学吧。”孩子其实明白很多道理,但他们更想讨价还价。

适当沉默意味着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孩子,而做出选择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借此解决了问题,也锻炼了孩子做选择的能力。

猜你喜欢
保持沉默上学办法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保持沉默
最好的办法
·言论·
不逢其时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