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策略

2019-02-23 06:35罗小刚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小学生

摘 要:数学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需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提高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是区分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指标。面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高低的差异,在数学知识掌握、计算技能形成、思维发展、智力开发等方面,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训练来实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质;训练策略

一、 进行“渐进性”训练,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循序渐进”不仅是教学的原则,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难易程度,全面完整梳理知识点,引发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将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有目的地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思维活动,即设计一定的思维“台阶”让学生按台阶“一个一个地上”。经过这样训练,学生思考问题时才能有条有理,推理过程才会合乎逻辑。

例如:学习圆锥体体积公式V=Sh÷3后,对解决“一圆锥底面周长为12.56厘米,体积为62.8立方厘米,求高多少厘米?”这一问题,可设计如下思维问题:(1)本题已知什么?(2)应求什么?(3)应用什么公式?(4)需要知道什么条件?(5)怎样求圆锥底面积?(6)怎样求圆锥底面半径?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懂得圆锥底面周长和体积,要求圆锥的高,第一步先求底面半径,第二步再求底面积,第三步才能求圆锥的高。这就是通过“渐进性”逆向思维,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求出圆锥的高。

数学知识常有一些易混概念,在教学“互质数”概念以后,应该对质数、互质数的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教学“倒数”概念后,要让学生讨论命题:a和1/a互为倒数,通过比较和辨析,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形成良好知识结构,可以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应该把它放在思维培养的首位。

二、 进行“诱导性”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循循善诱是教师广泛运用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循善诱,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点拨下展开,提高思维灵活性,自主探索分析问题,并顺利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看问题,既抓着问题的本质,又不忽略对问题有重大意义的细节,做到全面细致又灵活地思考问题。

例如:在“化肥厂今年第二季度生产化肥32万吨,比第一季度多生产3/5,比第一季度多生产化肥多少万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把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看作单位“1”,可得如下解法:解法一:32-32÷(1+3/5);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还可得出如下解法:把比第一季度多生产化肥2/5为单位“1”,解法二:32÷(1÷3/5+1);以今年第二季度生产的化肥为单位“1”,解法三:32×[1÷(1+3/5)];用比例解,解法四:设第一季度生产化肥为x万吨,则x×(1+3/5)=32。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先列出算式要求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来,通过设计多层次变式训练,变换练习形式持续强化顺向思维训练与逆向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也会很快。

三、 进行“跳跃性”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逻辑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为必要前提的。在教学中,要从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目的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思维活动多个“台阶”地跳。通过这样强化训练,学生遇事能多谋善断,很快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48元,已知甲的人民币的七分之二,正好是乙的人民币的五分之二,求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按一般的思路去解,应先运用比例基本性质求出甲、乙两人钱数的比,然后再用按比例分配问题去解。如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根据题意,画出表示“七分之二和五分之二”意义的线段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学生很快就能从圖中通过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甲、乙两人钱数的比是75。于是解题时学生便能跃过最难的第一步而直接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甲的钱数:48×[7÷(7+5)]=28(元),乙的钱数:48×[5÷(7+5)]=20(元)。这样,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达到简缩思维过程,进行跳跃式的思维,使演算技能、解题技巧都达到熟练程度。

四、 进行“正反面”训练,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表新颖的见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最佳途径,通过一题多解或模仿编题的方式,“正面性”与“反面性”相结合进行引导训练,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问题的本质,适时纠正某种易发性错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概念教学中,课本中一般从正面阐述,为了让学生从正面理解概念的含义,还应经常借助“反例”引导学生进行剖析。通过这种训练,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例如:在“圆锥体积”教学中,通过诱疑,学生提出:如果不等底不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可能存在1/3的关系?随着问题的出现,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展开,有的说不可能出现这种关系,有的说可能出现这一关系,并大胆设想出种种条件,如当圆锥底面积是圆柱的1/3时,至此,要适时引导,如果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可能存在1/3的关系?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用反证法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不可能存在1/3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加强“反面性”训练教学,对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平行线”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平行线的定义中如果去掉“在同一平面内”会产生怎样的情形?(2)去掉“不相交”会产生怎样的情形?(3)去掉两条直线中的“直”字又会产生怎样的情形?学生回答后,再提出“叙述什么是平行线”时一定要强调三个要素。通过这“一反一正”训练,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刻。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一项长期且细致的工作。在时间上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内容上讲求灵活新颖。只要教师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持之以恒,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分析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

罗小刚,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林坊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加强措施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