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及对策

2019-02-23 06:35杨秀娥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问题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还是存着一些问题,本文列举了几个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问题;对策

一、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师正在不断探索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愈发体现出来,但是就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需要教师作出及时地调整。

二、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观念存在误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在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虽然我们现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一些教师,尤其是年长的教龄长的教师,他们并未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依然采取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新课标背景下被动地接受学习。举小组合作学习的例子来讲,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有些教师也确实将学生分组,但是在合作教学中,依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只不过是由原来学生个体被动地听变成以小组为单位被动地听,这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有些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却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存在認识上的误差,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给予学生绝对的自由,忽视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同样以小组学习为例,不论是什么教学内容,哪怕是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这样做不仅发挥不了小组学习的意义,还会造成时间等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对课堂的把控不到位、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等问题还时常存在。

(二) 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语文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有许多涉及历史、地理、哲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还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可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相差较远,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新课改明确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只重点针对前两个目标,对情感目标涉及较少,如此一来不仅会浪费掉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文化精髓,还会让学生难以深层次地理解课文,难以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而且情感教育的忽视也不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 教师对学生间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学生间存在客观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尽可能因材施教。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难以保证教学的民主化。有些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也比较快,有时候老师就以为这些学生的反应就是全班同学的反应,就接着开展下面的教学,这样难免照顾不到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因为时常跟不上进度就容易出现厌学情况,从而影响教师教学质量。

三、 新课改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于自身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解惑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教师要做好班级活动的管理者,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但这并不意味放任学生,而是要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表现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好管理和把控。

(二) 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就是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互动式教学,为学生营造比较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比如一堂课45分钟,教师可以先拿出10分钟的时间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这堂课的重点,再用25分钟的时间进行知识的讲解,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多问学生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讨,再由小组派出代表回答老师的提问,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

除了互动教学法,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已经常态化,多媒体集文字、图画、声音、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各种情境,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或者比较舒缓的纯音乐,再配合月下荷塘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走进课文的内容。或者在讲《雷雨》时,教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播放话剧《雷雨》的精彩片段来引出要讲的课文,这样都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比如在讲《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家乡的秋景,有的同学画秋天公园里满地的落叶,有的画田地里成熟的玉米、高粱,有的画自己一家人去湖上泛舟,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一下秋天的美、家乡的美,并引出作者笔下的秋天,将要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德育效果。

四、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需要教师端正教学思想,积极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实现课改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5(12).

[2]胡淑芬.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3).

[3]苏艳英.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4(18).

作者简介:

杨秀娥,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无极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语文问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