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 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团圆

2019-02-24 08:24
中华儿女 2019年2期
关键词:团圆春运受访者

春节就要到了,春运正在进行时。条条归途上,人们又将开启一段新的春运旅程。从“路途漫漫”到“说走就走”;从“通宵长队”到“扫码刷脸”;从“子女还乡”到“父母进城”;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动车、高铁……每一个改变的细节都在述说着几十年间的进步,讲述着回家的曲折与温情。

大数据中的春运

我们先从一组数据中认识一下春运,先看一下过去的2018年的春运数据。同程旅游联合中国交通报发布了《2018年春运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回家仍然是2018年春运不变的主题,平均出行距离约700公里。近7成旅客表示会提前一周开始规划行程,有近半旅客需经历至少一次大交通中转,51.9%的旅客愿意牺牲旅途时间换取顺利出行。在明确无法通过首选方案出行时,有48.7%的旅客会提前一周考虑替代交通出行方案,对替代交通出行方案的智慧化推荐服务需求增大,超过7成旅客表示乐于尝试采纳推荐方案。

近十多年来,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铁路发送旅客量保持着连年持续增长。2018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量3.82亿人次,同比增加2435.1万人,增长6.8%。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民航运力的提升,春运期间选择民航的消费者越来越多,2018年春运民航发送旅客达6541万人次,执行航班607317余班,同比分别增长11.7%、9.5%。

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盼望,一年一度的春运牵动着中国亿万家庭的心。《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2%的受访者表示回家是其春运出行的主要目的。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观念的改变,有13%的受访者选择外出旅游,在别的城市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报告》显示,出行距离在200公里以内和800公里以上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3.5%和30.1%,2018年春运的平均出行距离约为7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郑州的距离。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出行距离在200公里以下的选择公路出行的最多,但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逐步向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转变,整体而言,火车仍然是春运期间中远程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尽管中国铁路路网规模快速增长,但面对春运客流高峰,热点线路依然是一票难求,其中“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宁波、温州、厦门、武汉”为火车票最难购买的十大出发城市。

面对春运的“回家难”,促使人们春运出行愈加理性,提前规划出行的意识较强。《报告》显示,近7成受访者表示会提前一周开始规划行程,以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受访者中有约34%选择提前一个月规划出行时间,而选择自驾、租车等形式回家的旅客在提前规划时间上则显得更为灵活。

《报告》数据显示,近50%受访者在春运出行途中需经历至少一次大交通的中转。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员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春运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上流动趋势趋同,造成了交通运力上局部供需不平衡;二是信息不对称,对春运出行的大多数旅客来说,规划回家路线时决策成本过高,要考虑价格、时间、舒适度、购票难度、中转方法、出发时间等多个问题。

在一项“为了春运期间顺利出行,您最愿意妥协的因素”用户调查中,数据显示,有过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牺牲在路途中的时间换取春运期间的顺利出行,占比高达51.9%。此外,有41.1%和39.9%的受访者愿意在价格和出行舒适度上进行妥协。这充分说明,人们不管多久、多折腾,乃至牺牲舒适度,都要回家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春运方式的悄然改变

近年来,由于返乡过年火车票“一票难求”而飞机票又太贵,再加上不少在外打工的人已经在打工城市买房扎根定居,成为新市民,使得选择“反向春运”和“反向团圆”过年的人群大幅增加,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反向春运”和“反向团圆”让一家人过年多了一种选择,子女可以尽到孝心,还更省钱更轻松,不必为走亲戚、聚会喝酒、发红包、七大姑八大姨逼婚等人情问题而烦恼。

在“反向春运”逐渐成为一种需求的情况下,铁路部门推出反向列车折扣票,这无疑是锦上添花,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反向春运”当中来,从而提高列车的上座率和列车利润。而选择返乡过年人群的减少,又能减轻铁路的春运压力。可以说,铁路部门推出反向列车折扣票,是双赢之举。

或许有人认为,只有回到从小长大的家,见到熟悉的亲友和街坊,才有过年的氛围。但也有很多人会因为诸多原因无法回乡,这样一出现其他的选择,人们也不会很排斥。毕竟,父母尚在,父母之处哪都是年。

心安处即是故乡。拆建后的家乡谈化了儿时的记忆,与其花上大价钱回乡,在定居了的城市团圆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都市里扎下根来,早已没有了移民心态。

“反向春运”还会给城市生活带来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城市“空城”的现象进一步缓解,城市用工不会急剧下降,春节期间城市服务人员紧缺压力也有所缓解,对大城市的生活影响减小。可以说,“反向春运”有助缓解不少社会问题,既是人的观念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有关方面不妨出台鼓励措施,进一步激发这方面的“红利”。

事实上,“反向春运”除了带来人流和运力方面的变化,还有文化内涵方面的进步。一方面,“80后”“90后”尽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匆忙“赶回去过年”转变为“让父母孩子来城里从容过年”。另一方面,“反向团圆”比匆匆忙忙“回家过年”的幸福指数更高。父母和孩子来到大城市,除了“吃大餐”以外,还可游览一些文化景点,熟悉一下陌生环境。

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正慢慢渗透进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共享经济浪潮下,坐个顺风车回家,出门游住个共享民宿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对于一票难求的春运来说,顺风车的方式解决了不少人春节回家的燃眉之急。共享经济在利用闲置资源促进绿色经济的同时,也让人们在“拥挤”的春节有了更多样化和舒心的选择,为年俗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

时代在变化,一些人对于文化、血缘、土地等问题的思考也在发生变化。但只要思念和牵挂还在,无论回不回家,春节都是一次心灵归途。时代在变,人在变,回家的心,从来未变。

猜你喜欢
团圆春运受访者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盼团圆等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团圆的日子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
房价还会涨吗?
韩国春运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