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2019-02-25 08:54张启元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期
关键词:守法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文/张启元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

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现行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深刻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宪法,就是要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

始终坚持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宪法实施的根本要求。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宪法实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体现在宪法实施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又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法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人民权益要靠宪法保障,宪法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高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水平。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任何组织、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法治观念。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要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要增强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坚持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宪法意识,使之入脑入心入行。要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要接地气,让人民群众既感受到宪法权威和宪法尊严,又感受到宪法温暖和宪法魅力,使宪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入群众的内心里。

猜你喜欢
守法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坚持党的领导
科技看百年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争做守法好少年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