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

2019-02-25 04:49吴思娴孔锐娟
有色金属设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凉州诗人

吴思娴,孔锐娟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 言

现今,所谓一个城市的“特色”“人文历史”“内涵”等等已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主导精髓,该文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所提炼出的“地方性”“地域特色”“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等概念进行剖析,目的就是对城市设计具有更好指导性作用。可有效地避免“千城一面”的规划困境,突出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气质。人文地理学所辐射学科面积非常之广,较为常见的有“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学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其中,文学地理学作为分支学科之一,在还原地方历史文化景观,提炼地方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阿房宫”为例,作为湮灭于历史长河里的伟大建筑,人们从未观其真容,但却可以从历史文学作品中如著名的《阿房宫赋》及相关史料文集中略窥一二,并以其为依据对阿房宫的景观进行还原。

当前文学地理学存在两个面,一个是地理面一个是文学面。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地理学的“文学面”认为学科精髓在于使文学接通“地气”(杨义,2013)。文学地理学包括:“一是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二是文学要素及其整体形态的地域特性与地域差异;三是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曾大兴,2012),地理范式下文学地理学更关注文学作品对地方及地方性的再现及塑造研究。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者往往善于感受其所生活地方的环境,并对其进行文学化表现。环境包涵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既然作者主要基于生活地方的环境来创作文学作品,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在那个地方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切实感受过当地的环境。故本文通过唐代边塞诗结合部分史料来还原唐代凉州地区的环境,那么对诗人也肯定有一定的要求,即章要切实的于唐代在凉州这个地方生活过。至于为何要选择唐代的凉州作为研究范围,这是因为唐代是我国文学诗歌的全盛时代,开放的文化风气催生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创作了许多闻名于世的诗作。边塞诗作为唐代诗派中独具风格的流派,在诗坛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凉州作为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西北城市,地处边塞地区,在唐代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城市地位。

该文以《全唐诗》中与凉州有关的相关诗作作为研究样本,并进行有机的筛选,样本诗作作者均于唐代亲临凉州地区的经历。对凉州的地理环境有着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并重。

1 唐代凉州的概况以及历史沿革

1.1 唐代凉州地区范围

《唐书·地理志》凉州武威郡,中都督府。县五,姑臧,昌松,天宝,神鸟,嘉麟。这是唐代史料中记载的凉州的地域范围,在今天看来,唐代凉州的地理范围恰好为现甘肃省武威市。

1.2 凉州地区历史沿革

公元前174年,北方匈奴长期占据着河西地区。河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匈奴东向威胁关陇地区,西向又控制着西域大部。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元狩二年,汉家年轻的骠骑将军,大将卫青之侄霍去病,率领着上万人将士队伍(其中以骑兵居多)从都城一路走出了陇西大地,从青海的东北部方向来到了河西走廊地区,再过焉支山。重创浑邪王、休屠王部,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失去领地的匈奴人,看着不再属于自己河山,不禁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自此,汉王朝打通河西走廊,西汉凉州刺史部分察郡国有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天水郡(甘肃通渭西)、陇西郡(甘肃临洮)、金城郡(甘肃张掖西北)酒泉郡(甘肃酒泉)敦煌(甘肃敦煌西)。

西汉之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东汉凉州地区基本沿袭西汉,至后期羌胡起义后,削弱了中央集团的统治遂“分凉州河西郡为雍州”凉州治所武威姑臧县,较之西汉时期新增汉阳郡(甘肃甘谷),武都郡(成县西)。

两晋时期,据《晋书》载:凉州治所仍在武威姑臧“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有”“金城郡、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西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军。”其中武威郡“统县七,户五千九百,辖姑臧、宣威、揖次、仓松、显美、骊靬、番禾。到十六国时期。前后有西凉、后凉、北凉、南凉在凉州地区建立政权。

隋朝建立之后,河西,陇右一带饱受突厥骚扰。隋炀帝时期,平土谷浑,经营西域地区。隋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轨起兵反隋,攻占河西。

至唐代,据《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载:

凉州都督府,隋武威郡,武德二年,平李轨,置凉州总府、管凉、甘、瓜、肃四州,凉州领地姑臧,昌松,番禾,三县。三年,又置神鸟县。七年,改为都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贞观元年,废神鸟县。总章元年,复置。咸享元年,为大都督府,督凉、甘、肃、伊、瓜、沙、雄七州。上元二年,为中都督府。神龙二年,置嘉麟县,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督、凉、甘、肃三州。

2 唐凉州边塞诗反应的地理环境

如何剖析出边塞诗意向并与唐凉州地区环境进行还原是该文阐述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于诗人有没有在诗作上对地理景观进行描述且这样的描述给诗作带来了什么样的意向。不同的地区景观带给诗人的感官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感官反应到作品上就给诗带来的不同的气质。面对秀丽的景观,诗人挥毫泼墨落下的是“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泉。莺语吟修竹,游麟戏澜涛”(孙绰《兰亭诗》之二)“兰栖湛露,竹带素霜。蕊点朱的,熏流清芳”(谢安《与王胡之诗》)的精致典雅。再看那生活和那人又是“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晏殊《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张籍《江南曲》)的清新俏丽。而面对大漠边塞的景观诗的气质马上就不一样了,变成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黄沙皑皑,同样是风,江南的微风拂泉,莺语花繁,还有采莲女随着流水游船摇曳,还是是顾盼水面担心着自己的妆容。而边塞的狂风怒卷,黄沙漫天,蓬蒿伴着白骨,只有马蹄声与羌笛作伴。纵使恍以为落花忽至,那也是下了一夜的大雪罢了。

2.1 凉州边塞诗歌体现的凉州自然地理环境

2.1.1 凉州边塞诗歌所反映的凉州气候环境

一年四个季节,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轮换更迭永不停歇。诗人在描写江南之雪时多为“喜雪”,“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在这些诗句中雪花被喻为“玉花”,“林花”生动可爱,皆是表达美好的意向。而唐代诗人在边塞诗中提及当时凉州地区的“雪”时多伴有、“冰”“风”等意向。“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陈子昂《感遇》其二十八)“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岑参《寄宇文判官》)。从诗人的行文中可以看到,凉州的雪不仅下的时间长,覆盖面积大还伴有着穷劲有力的寒风。这与凉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凉州地区,地处中国腹地深处。在气候区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太阳辐射大,日照充足,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夏季短而较热,冬季长而寒冷,年温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尽管唐代气候在整个历史气候段上属于温暖期,气候灾害较少,据《甘肃省历史气候资料》(一)载,凉州地区易发的地质灾害为旱灾、雹灾、霜冻灾、低温、板结雪、风灾、冰灾、病虫灾害等,而有记录的在唐时发生的灾害,仅有一例,即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凉州因旱荐饥,人相食。可见在唐代凉州地区气候条件较为稳定,对诗人造成影响的仅为正常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来的气候特征。相对于温带季风气候的行政中心长安而言,凉州的冬天冷而又长,武威市志载,凉州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6℃,降雪平均从每年十月底开始,终止于次年4月中旬,平均降水期为169天,积雪多发于12月。平均积雪厚度为10 cm左右,祁连山区的积雪则开始的更早。结合这样的气候条件,不难理解面对终日不停且覆盖面积大的边塞之雪诗人的表达自然不会如江南一般灵动可爱了。

2.1.2 凉州边塞诗歌所反映的凉州地质环境

凉州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地带,其南部为走廊过渡带的毛藏古起和莲花山古起,北部走廊平原过渡带的武威新凹陷。从地势上来说凉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海拔在2 000~3 200 m上下,东北部是河北走廊平原的东段,海拔在1 500~2 000 m之间,东部是腾格里沙漠,海拔在1 500上下。

其境内的祁连山、焉支山、天梯山、第五山、百岭山相较之中原地区的山体。山大多高耸入云,山雪覆盖,山势陡峭险峻,树木古苍。诗人从中原地区来,这样的地理景观给他们心里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这样的山在诗中得到了独特的表达“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陈子昂《感遇》其二十八)“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高仕《登百丈峰二首》其一)“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高适《塞下曲》)。通过这些诗句不难发现诗人在提到山的时候,多伴有苦、黑、孤、高等词。这是因为这些山峰平均海拔为2 500,比中原地区的山高出不少,碰到阴雨天气时,容易造成黑天压顶的视觉感,在色彩上给人造成了一定的压迫感。再加上山峰错落陡峭,高一些的山峰孤耸而立,视线上显得很孤兀。又伴以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边塞的山便被赋予了“黑”“孤”的特点。

凉州地区除了山之外还有沙漠景观。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提到“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以红水河为界,凉州地区沙漠分为东沙窝和腾格里沙漠两部分。其中东沙窝是由于后期人类的过渡开发而导致的荒漠化的结果。正如玄奘所言,沙聚散随风,风小时沙做流而动,形态变化千万。时为新月,时为网格,时而又为蜂窝,给人无尽的乐趣与新鲜感。狂风大作时,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世界为之变色。偶有被风卷起一股流沙,然而和广袤的荒原比起来更像是一缕青烟,转瞬消散,当一切归于宁静时,沙漠如黄色的海面一样平和安静。故在长期居于中原的诗人眼中,从日出到星起,从春分至冬至,沙,有无限的可能性。它可以是“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空旷,可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可以是“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的凄凉,也可以是“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的无垠。正是由于诗人切实地感受到了沙的存在,才能写出如此富于画面感的诗句。这在凉州等边塞地区才常见的自然景观被诗人写进诗句,带到了遥远的中原。

2.2 凉州边塞诗歌反映的凉州人文地理环境

2.2.1 凉州边塞诗歌反应的民间乐舞特征。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写《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鋋歌》,来描写凉州地区的乐舞: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曼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裙转袖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在岑参的笔下胡旋舞姬身材曼妙,面容姣好,身着金缕花衣,舞姿富于变化,回裙转袖似天上飞雪,左右旋转中能带出风,琵琶与横笛的交响仿佛使人置身于寒风中的白草胡沙地。是世人学不出的姿态。使得看客每每观赏都仿佛是从未见过一般新鲜,惊叹。漂亮的舞女,动人的舞蹈与中原大为不同。唐代是我历史上民俗大融合的一个盛世,中原乐舞的代表非乐府和梨园莫属。正式编排的宫廷之乐,以安徐,娴雅为主。而《婆罗门曲》传入中原后被唐玄宗所欣赏,为之制作曲谱,摇身一变成为了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流传万世。

唐代凉州地区所用乐器也与中原地区有所差异,《新唐书》卷二 一《礼乐志》记载:以唐代宫廷雅乐为代表的中原音乐乐器主要由大型的打击乐器钟,罄,鼓,及琴,筝,瑟和箫、埙、笛等吹奏乐器组成。讲究的是优雅与大气。而凉州地区的乐器则与中原地区大相径庭,在《武威出土的唐代乐器》一文中,阮咸琵琶,羌笛,胡笳及具有凉州地区民族特色的各式便于携带的鼓成为了乐器的主体。既然凉州地区乐器异于中原地区,那么与之相呼应的舞蹈自然也是独具魅力,《胡旋舞》《柘枝舞》《狮子舞》《苏莫遮》与泼寒胡戏等舞蹈,舞姿灵动,刚健明快,热情奔放是中原宫廷乐舞所不具备的特质。

2.2.2 凉州边塞诗歌反应的胡俗文化特征

由于凉州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中原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上当地少数民族混杂,又多为游牧民族,故当地的生活风俗也与中原有着很大的不同。生活在中原的人民过着的农耕民族的生活,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与坊市之中,生活轨迹有着严格的控制。娱乐购物要去专门的地方,时间到了便有宵禁,不得随意在大街上行走。喝酒食饭也都有讲究,用器要精致,行为要端庄。学堂里教的是食不言寝不语,君子要六艺兼备,谦和有礼。

而凉州地区的人民则不然,他们大多是属于游牧民族,骁勇好战,热情爽朗。行事将就自然随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他们的豁达,击鼓赛马是他们对男儿的基本要求。胡音,胡服,胡人,胡食。对于中原诗人而言,这一切都使他们好奇。在他们的眼中“紫髯绿眼胡人吹”(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胡人是紫髯绿眼的,“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王维《凉州赛神》)胡风是英姿飒爽的,“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胡食是酒肉齐具的。

2.2.3 凉州边塞诗歌所反映的军事战略特征

凉州作为当时西北地区除了都城长安之外的第二大城市,除了承担着生活,经济外交的等职能,其城市职能之中还有一项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它所承担的军事职能。这一点从汉武帝时期到唐朝时期乃至现在从未有过变化。唐代的凉州,“其地接四郡界,控三边冲要”,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其中四郡指的是河西走廊上的金城(今兰州),张掖(今张掖西)、酒泉(今酒泉)、敦煌(今敦煌)四个郡,三边说的是北边的突厥、南边的吐谷浑、西边的吐蕃。可想而知,当时的凉州在军事地理上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从中原来的粮草,军文,部队都要经过这个地区。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记载:赤水军,在凉州城内,管兵三万三千人,马万三千疋。大斗军,在凉州西二百余里,管兵七千五百人,马二千四百疋。……宁寇军,在凉州东北千余里。……张掖守捉,在凉州南二里,管兵五百人。交城守捉,在凉州西二百里,管兵千人。白亭守捉,在凉州西北五百里,管兵千七百人。

大多数来到凉州的诗人也承担着一定的军事职能,著名诗人岑参,高适等就曾在凉州任一定的军职。他们在凉州与军队里的士兵共食同宿,深入基层,故在他们诗中既有歌颂自己报国雄心的壮志,也有抒发戍边将士的苦寒思乡之情。站在城楼上,诗人有着万千的豪情,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尤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胸中热血肆意,恨不得以身赴铁血沙场,与敌人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厮杀。而战争总是残酷的,无数的白骨森森,无数的血肉分离,无数的妻子日日盼君不见君,无数的娘亲茧手银针绣战袍,多少汉家好儿郎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面对这些,诗人们无法不被触动,他们用文字道出了将士们的相思与艰苦。”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说出了戍边将士对家人的牵挂,“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岑参《河西春暮忆秦中》)道出了征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许多人最终只落得个”且悲年鬓老长征”(耿湋《塞上曲》)的结局,无法不令人感到唏嘘。

3 结语

这些到过凉州的诗人,将凉州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付之于自己的文字之中。诗人们将凉州的山川,大漠,冰雪,狂风,还有凉州胡人的一颦一笑和戍边将士的心路历程通过作品展现给了那些没到过凉州的人。在诗人的笔下,凉州的色彩是由白色的雪,黑色的山,黄色的沙,血色的铠甲构成,这四种色彩变换交织,或凄苦悲凉或慷慨大气。完美的传达出了凉州这个地方的地方性。以至于无论是当世人还是后世人,一提到凉州,脑海中都会勾勒出一副别样的景象。由此可见诗歌对还原一个地方地理环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唐代的边塞诗,并从中提取意向。对于唐代时期的凉州,在地理环境上我们提炼到的关键词有“高耸的山”“乌黑的云”“狂暴的风雪”“漫天的黄沙”。而在人文环境里可以总结出“民族性”“军事性”。这些统一构成了唐代凉州地区的“地方性”,这些地方性无疑赋予了武威地区的城市的特殊性,对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的色彩控制具有宏观指导,甚至对建筑的体量网格等都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城市旅游景观来说,突出城市本身的历史特点,有助于拉开与市场上其他同类型旅游产品的差距,形成“名片性”。

猜你喜欢
凉州诗人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最爱凉州面皮子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凉州七里十万家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唐代边塞诗歌中的凉州和酒意象例谈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