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规模化养殖场主要疫病的免疫程序
——以新疆塔城塔额盆地肉牛规模养殖场为例

2019-02-25 16:26秦永胜刘文忠陶金林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保护期塔城菌苗

秦永胜 刘文忠 陶金林

1.新疆托里县170 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塔城834615;2.新疆裕民县161 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塔城834700;3.新疆塔城九师兽医站,新疆塔城834601

2016年以来,新疆塔城九师兽医站与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针对塔城塔额盆地肉牛规模养殖业普遍存在养殖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尤其缺乏快速、准确的疫病诊断和有效防控技术手段,致使成年牛、犊牛死亡率高的突出问题,在九师科技局的支持下,组织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技术骨干组成课题组,对塔额盆地部分肉牛规模养殖场展开疫病普查,从中遴选出危害较大、需优先防治的病种,结合3年来的临床防控实际,制定了肉牛一系列主要疫病防控免疫程序,并取得了满意的免疫效果,现摘录介绍如下,供同行在规模化肉牛养殖生产中参考。

1 疫病普查情况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疫病现场快速诊断手段,通过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诊断,明确了该地区肉牛规模化场普遍存在牛布病、结核病、气肿疽、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支原体肺炎、巴氏杆菌等17个病种,并完成了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和危害性评估等。

2 优先防控病种

对筛选出的布病、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支原体肺炎、巴氏杆菌、口蹄疫、牛气肿疽等8个优先防治病种,逐一提出预防免疫方案。近年来,这些免疫程序通过肉牛规模化养殖场生产实践的检验,发现免疫效果很好,有效遏制了肉牛高发高害疫病的流行蔓延。

3 免疫程序

针对塔城塔额盆地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每个高发高害病种,根据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再结合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际,科学规范制定了一系列肉牛病种的防控免疫程序,经过数年养殖生产实践检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确定了每一种疫病的免疫程序,现摘录介绍如下:

3.1 牛气肿疽

在疫病流行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针对牛气肿疽,不论肉牛年龄大小,每6个月均皮下注射5 mL气肿疽灭活菌苗。6月龄以下的新生犊牛,必须在其到6月龄时,再加强免疫注射1 次。注射后14 d可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7个月。

3.2 牛布鲁氏菌病

针对牛布鲁氏菌病,临床上一是可以选用猪型2 号(S)弱毒活菌苗,按照每头肉牛口服500亿CFU活菌剂量,免疫保护期为2年;二是可以选用牛型19 号弱毒活菌苗,采取肌肉注射方法。犊牛3~8月是用A19 号苗进行免疫的最佳时期,接种剂量为600亿CFU 活菌(1 头份)。育成肉牛在9~18个月期间,在配种前1个月均可免疫,推荐剂量为1/10头份。对布病流行的成年肉牛也可使用A19 号苗免疫,剂量为1 头份,在配种前1个月免疫,怀孕牛及种用牛不能进行免疫。免疫保护期可达3年。

3.3 牛口蹄疫

针对牛口蹄疫,采用口蹄疫O 型-A 型-亚洲I 型三价灭活苗,90日龄犊牛进行首免,间隔1个月后加强免疫1 次,之后每隔6个月免疫1 次。剂量及接种方法参照疫苗说明书。该免疫接种方法可使肉牛获得1年的保护期。

3.4 牛巴氏杆菌病

针对牛巴氏杆菌病,临床使用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采取肌肉注射途径,在6月龄时进行首免,间隔5~6个月后,加强免疫1 次,剂量为3 mL/头。保护期9个月。

3.5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针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建议采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菌苗,对28日龄犊牛可以进行首免1 次,间隔1个月后加强免疫1 次,接种剂量2 mL/头份,通过肌肉注射;对育成肉牛进行全群接种1 次,间隔1个月后,再加强免疫1 次,接种剂量2 mL/头份,通过肌肉注射;对成年牛每间隔6个月免疫接种1 次,接种剂量2 mL/头份,通过肌肉注射;对生产母牛在配种前1~2个月免疫1 次。孕牛慎用。该免疫程序的保护期为6个月。

3.6 牛支原体肺炎

针对牛支原体肺炎,运用支原体灭活菌苗,对新生10日龄的犊牛进行首免,接种剂量2 mL/头份,10 d 后加强免疫1 次;对成年母牛产后2个月免疫,接种剂量3 mL/头份。保护期可以达到6个月。

猜你喜欢
保护期塔城菌苗
提高塔城巴克图口岸标准厂房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与探讨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著作权保护期立法的国际趋向及我国立法选择
韩国卸任总统的“保护期”有望延长
见证忠诚 卒不停息——记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塔城分局冬季除雪保通
执行《伯尔尼公约》第18条关于追溯适用公约的说明
解读中国当前著作权保护期的合理性
——基于社会发展的三视角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青海省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