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防治

2019-02-26 07:09于薇薇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蛔虫病病猪猪瘟

于薇薇

辽宁省凌源市城郊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凌源122500

当前,我国养猪业兴旺发展,但猪瘟仍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猪瘟多以散发性的流行形势和非典型症状慢性经过为普遍特征,且仔猪感染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尤其在高饲养密度和卫生条件差的养猪场产生的危害性更大。

1 病 原

猪瘟病毒属有囊膜的RNA 病毒,其粒子直径为34~50 nm,呈球状或六角形体,单股正链RNA基因组,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1 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温和毒株产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而强毒株则引起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的急性猪瘟,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

2 流行病学

1)零星散发为主,常发生在规模化猪场,且多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产生病猪或出生3 d 后发病,7日龄左右和断奶前后15~16日龄仔猪有较高发病率,发病率较低的是育肥猪和种猪。

2)免疫猪群常有发生。猪群拥挤、饲养管理不佳、通风差,接触频繁,也可引起该病的发生与流行。此外由于存在非典型猪瘟和典型猪瘟共存、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共存、带毒综合征和免疫耐受共存等新特点。

3)自繁自养猪场发病率低,通过外引猪苗的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猪瘟的概率高,多数在引入后10~15 d 内发病,这说明通过交易与运输对猪瘟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诊断方法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腹下、四肢下端等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斑点为特征的病例。主要症状表现为病猪高烧持续不退,体温升高达41~42 ℃,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甚至废绝,昏睡,粪便干燥,个别腹泻,粪便呈灰黄色,在耳根、嘴唇、臀部、背部、下腹部等处出现紫红色的出血斑,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结膜潮红,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抽搐、圆圈运动、仰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有的口、鼻有淡红色泡沫流出,有的后肢无力、关节肿胀站立不稳,有的病猪出现空口磨牙、呕吐等症状,病猪有喘气、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后期呼吸困难。剖检常见淋巴结肿大出血,皮肤、肾被摸及切面有出血点,表面病灶呈黄白色;喉头和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出血,脾脏不肿大,边缘有大小不等不规则的暗红色梗死灶。

4 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4.1 猪瘟病毒变异

目前,地区散发性流行及非典型猪瘟症状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单克隆抗体对C- 株检测时发现有不同的反应模式,猪瘟免疫屡屡失败等,表明猪瘟病毒的抗原性有可能存在变异,从而有人对传统弱毒疫苗提出了质疑。

4.2 疫苗使用不当

在疫苗使用中,注射剂量不够,疫苗没有按冷藏要求保管,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或疫苗稀释时间过长,疫苗的效价都会下降是直接影响到防疫质量的关键问题。

4.3 母猪带毒本身

母猪带毒现象在凌源地区相当普遍,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比率高达41%。先天感染猪瘟的仔猪产生后天免疫耐受性,经反复注射疫苗不产生抗体,成为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带毒母猪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如果这种猪被误作后备种猪培养,将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这样会导致猪瘟传染恶性循环链的形成。

4.4 注射疫苗消毒不严格

防疫注射时不严格消毒,就会带毒带菌,必然引发潜伏期内的猪瘟病猪,通过针头带毒传播疾病。因此,注射疫苗时要做好充分的消毒准备,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5 猪瘟的防治措施

5.1 隔离消毒

每当换季时,应使用猪瘟病毒血清和清瘟败毒的药物掺入饲料中连续喂食15 d 进行预防。当发现生猪感染猪瘟时,应立即将病猪隔离。并使用强效的消毒药品对环境、栏舍和用具彻底冲洗,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病死猪集中焚烧深埋处理。

5.2 紧急接种及治疗

对已经感染猪瘟的病猪进行治疗时,需要向病猪注射抗猪瘟血清。并在病猪的饮水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以清除肠胃,有效加快猪瘟病毒排出体外。当发现病猪的粪便正常以后,可给病猪投喂少量的多元维生素。每天消毒1 次,直至不再出现新病例并且所有病猪痊愈1 周后。在猪瘟清除之后的1 周内,可按药物剂量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为期15 d 的预防。患病猪注射免疫球蛋白5 mL/头或猪瘟血清5~8 mL,对病情较轻的猪用氧氟沙星和链霉素辅以维生素C 等进行对症治疗。

6 小 结

养猪场要加强养殖环境的科学卫生管理,按时清扫、消毒,保证猪只营养充足,从而提高猪只免疫力,使猪瘟疫情得到控制,才能减少疾病造成的影响。

养猪谨防蛔虫病

夏秋季节是猪蛔虫病的高发季节,现在正处秋季,提醒养殖户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病因:猪蛔虫病是由寄生在猪小肠中的蛔虫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性寄生虫病,发生此病的原因大多是饮水和饲料不干净。

症状:猪蛔虫病的症状成猪表现不明显,主要是小猪,患病的小猪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被毛粗糙、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引起猪胆道、肠道阻塞或破裂、死亡。

预防:1)保持猪舍环境卫生,经常用2%- 3%火碱水消毒栏圈及其用具。

2)保持饮水卫生,定期检查水质,保证猪的饮水安全。

3)不喂变质、过夜饲料。

治疗:对患猪可用敌百虫,100 mg/kg,内服,1 次/d,连用2 d。

猜你喜欢
蛔虫病病猪猪瘟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鸡蛔虫病的危害及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