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

2019-02-26 07:09袁晓雷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胎衣圈舍奶牛

王 林 袁晓雷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农业农村局,河北保定071199

奶牛胎衣不下症是指奶牛生产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内从阴道脱落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奶牛出现子宫内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奶牛的身体状况及其再次生育的能力。奶牛胎衣不下症在奶牛养殖中频繁发生,给奶牛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帮助广大奶牛养殖户掌握该病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症状进行探讨,并给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发病因素

胎衣不下症是奶牛生产后的普遍疾病,也是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在奶牛生产后8~12 h 之内无法自然排出胎衣即可被定义为胎衣不下症。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发病率在12%以上,部分地区甚至可达40%以上,严重威胁奶牛的养殖业。奶牛胎衣不下症不仅会导致奶牛产奶量的严重降低,同时也会引起各种疾病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脱落等并发症,从而进一步影响奶牛下次的发情时间及受孕率。奶牛胎衣不下症发病机制目前还尚不清楚,普遍认为是由于奶牛子宫阵缩无力及胎盘分离障碍造成的。目前研究证明,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日常的饲养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奶牛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的过多或过少摄入都会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症,奶牛运动量不足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身体素质过低也会引起该疾病。该病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奶牛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难产或产程过长、早产、流产、死胎等引起的一系列产科疾病,从而导致奶牛胎衣的排出不畅。除此之外,气候因素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症,如气候过于炎热、气压过低、妊娠后期长期光照不足等,均可以造成本病的发生[1]。

2 临床症状

奶牛胎衣不下症分为2 种,一种是胎衣全部不下,另一种是部分不下。患有胎衣全部不下症的病牛其胎衣会在阴门处露出一部分,但有时会全部留在阴道及子宫内,外观无法看出,而患有胎衣部分不下症的病牛其胎衣若不认真仔细检查,通常不能确定胎衣是否完全从奶牛体内排出,而导致部分胎衣残留在奶牛子宫或阴道内部。无论是胎衣全部或部分不下,患病的奶牛其阴道口都会有发霉发臭的浓稠液体流出,严重时会导致奶牛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更严重的会导致奶牛四胃变位、败血症等并发症的产生[2]。

3 预 防

对奶牛胎衣不下症的预防主要是从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入手。平时在圈舍管理中就要注意圈舍卫生,保持圈舍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给奶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所有圈舍都应该设置适当数量的遮阴处及休息区。要注意做好圈舍的消毒及蚊虫、老鼠等的消灭工作,严格遵守并执行政府公布的检疫防疫制度。在奶牛生产前保持奶牛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运动量适宜,以便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用于生产。另外要注意减少外界对奶牛的刺激,减少奶牛的应激反应,使奶牛情绪保持稳定。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保证奶牛整个孕期的营养需要,满足奶牛营养所需的同时尽量做到营养均衡,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最后,奶牛生产前若发现有产科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后期影响奶牛生产,从而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发生[3]。

4 治疗措施

4.1 中医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奶牛胎衣不下症出现的原因是奶牛在生产的时候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因此,使用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补气益血、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具体配方及用法用量为:益母草80 g,当归、海金沙各60 g,丹参、川芎、滑石各50 g,川牛膝、桃仁、瞿麦、香附、枳壳各40 g,穿山甲、生乳香、没药、大戟各30 g,混合在一起后研制成粉末药剂,以开水冲泡,待温度适宜时口服,每天吃1 剂,共服用2~3 d。

4.2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包括肌肉注射缩宫素或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来促进奶牛胎衣排出。缩宫素用量为50~100 IU,垂体后叶素用量为5~10 mL,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1~2 d。除此之外可以使用葡萄糖、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等滴注来缓解奶牛因胎衣不下症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帮助奶牛恢复体力及食欲。

4.3 手术剥离

手术剥离虽是一种治疗的手段,但在奶牛产后3 d 内一般不推荐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因为此时奶牛的胎衣与子宫壁黏连较深,强行剥离会严重伤害奶牛的子宫壁,而奶牛因难以忍受剥离的疼痛又会增加手术剥离的难度,且手术剥离不彻底对奶牛日后的怀孕生产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通常不推荐手术剥离的方法来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

5 小 结

奶牛养殖在我国的牛养殖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奶牛胎衣不下症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疗效,因此,对奶牛养殖人员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并掌握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
胎衣圈舍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奶牛吃草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