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腐蹄病的防治

2019-02-26 07:09邱阿格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修蹄羊蹄蹄部

邱阿格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四川凉山616150

羊腐蹄病是绵羊、山羊经常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一般为8%~50%[1]。坏死梭菌和节瘤拟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流出脓性分泌物。临床症状多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跛行,病羊逐渐消瘦。本病发生给养羊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羊腐蹄病实质上是由2 种厌氧革兰氏阴性菌(坏死梭菌和节瘤拟杆菌)的协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混合感染。坏死梭菌是羊身上的常见菌,但引起羊的感染还取决于是否有节瘤拟杆菌的存在。节瘤拟杆菌是一种严格的寄生菌,它在土壤或牧草中的存活期不超过数天。尽管节瘤拟杆菌存活期的延长取决于是否存在感染动物,且它对病情发展的影响弱于坏死梭菌,但仍被视为羊腐蹄病的一种特殊病原。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坏死梭菌最易传染给健康羊只。因此,在湿热多雨的季节或者潮湿低洼的放牧地时,本病的发病率更高。此环境下,羊趾间角质层易变软,坏死梭菌的菌丝侵入到浅层表皮,从而导致羊指、趾间皮炎的发生,若再感染节瘤拟杆菌,则可引起羊腐蹄病。此外,当饲养管理不当,且饲喂羊只的饲草营养不全时,会导致羊只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极易被病原菌感染[2]。

2 临床症状

羊腐蹄病通常没有固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14 d。一旦发病,病羊即出现跋行症状。在发病早期,病羊精神萎靡,喜躺卧或以胸部和膝着地休息,以致于局部脱毛和发生溃疡。患病公羊后肢蹄部感染后不能配种,同样后肢蹄部患病的母羊配种时不能负重,羊蹄部检查时除可见羊指、趾间皮炎相似的皮炎之外,不见其他病理变化。在发病晚期,感染波及到蹄基质,羊蹄部受侵部位发生脱落,随着疾病的进一步恶化,蹄底和蹄踵表皮坏死、角质分离,最后侵害蹄壁外层。

病羊的坏死组织发出特征性臭味,蝇蛆病是本病最常见的继发症。患病绵羊在躺卧时患蹄易接触腹肋部,则两侧腹肋部也常发生蝇蛆病。病羊感染可能隐藏在蹄部不明显的小凹区,只有在彻底修蹄时才能发现,这种病羊即亚临床症状的疾病携带者,在潮湿环境中,这些小感染区可能扩大蔓延,污染土壤。

3 诊断方法

羊腐蹄病的病理变化局限于指、趾间的早期病例,可能与羊指、趾间皮炎相混淆,而在疾病后期容易与羊蹄脓肿相混淆。感染腐蹄病的羊群,其特征性临床特征是羊腐蹄病为1 只以上蹄硬角质层分离和脱落,而蹄脓肿通常是侵害深部组织、且有坏死及脓性物排出,多发生于病羊某一蹄。

本病可以通过涂片镜检结果进行确诊,用经过消毒的锐匙在趾间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相交处取少许脓包皮,进行涂片、固定、染色、镜检,观察是否有特异性菌体[3]。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方法

新购入的所有羊只应先检查、隔离观察1 个月,经复检后才能混群。任何运输过腐蹄病羊或其它污染物的车辆和设备务必清洗、消毒后方才能用于健康羊。此外,羊腐蹄病疫苗可促使患病羊恢复、保护健康羊。羊腐蹄病铝胶疫苗必须免疫2 次,中间间隔4~6 周,才能确保有效的免疫力,可持续2个月,免疫力产生后病理变化在4~6 周内可恢复。在3 周内以油佐剂苗首次免疫也可产生免疫力,药效可持续3~4 个月。在发病疫区,建议首免后3~6个月进行二免。

淘汰所有强毒力的坏死梭菌和节瘤拟杆菌感染病例可以有效防止病原的侵入。羊场在实行扑灭措施之前,应先利用药物和疫苗使发病率降至15%以下,然后再检查所有羊的蹄部,分为感染群和健康群,将无肉眼可见的羊腐蹄病理变化的羊作为健康群进行隔离、蹄浴,饲喂于地面清洁干燥的羊舍内,且在2~3 个月内每周进行1 次蹄浴。若发现有跛行的羊,则应立即隔离;若出现有羊腐蹄病理变化时,可直接进行淘汰。

4.2 治疗方法

首先进行病羊隔离,再根据疾病发展情况,对病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本病的措施主要包括外部处理和非肠道途径给药。外部处理的方法是先仔细修蹄、去除外层所有角质层、暴露出坏死组织,然后以杀菌液喷雾、洗浴或浸泡患蹄。常用的蹄浴液是1%高锰酸钾、4%醋酸、15%戊二醛、10%苯扎氯铵。吕彩红[4]报道过羊腐蹄病的中医疗法,选用桃花散或龙骨散撒布患处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止痛、去毒、生肌疗效。

在进行羊蹄浸泡治疗时,羊蹄于15%戊二醛和0.2%洗衣用去污剂的混合液中需浸泡1 h。若羊蹄出现湿性的病理变化,则不必预先修蹄,但若蹄干燥坚硬,修蹄可提高痊愈率,通常蹄浸泡疗程应当持续5~9 d。

非肠道途径给药有注射青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治疗剂量分别为50 000~70 000 单位/kg 和50~70 mg/kg。此外,口服硫酸锌与维生素A 对本病有辅助疗效。

猜你喜欢
修蹄羊蹄蹄部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奶牛场蹄病的防治
胡辣羊蹄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奶牛场变形蹄及蹄病数据分析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疯 子
羊腐蹄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药羊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