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是学生的心灵良药

2019-02-26 00:19郭文静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瓶颈高三心灵

郭文静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时是老师找学生谈话,有时是学生主动找老师倾诉。老师和学生谈话时,或闲话家常,或推心置腹,或雷霆万钧,或和风细雨。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期望、呵护,交流沟通都会产生效果。特别是在学生心灵脆弱、内心苦闷时,老师的呵护就是学生的心灵良药。

案例一:

办公室内,我对着一个男生怒目圆睁,严厉地批评道:“手机到底是不是你的?是同学的,那是哪个同学的?”这个男孩姓王,初中成绩还不错,进入高一后,无心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上课走神、打瞌睡,沉迷电子游戏。家长将他的手机没收后,他自己又偷偷买了一个。被我发现后,他撒谎说是借了同学的。

“是我的,就是我的!”男孩突然情绪崩溃,对着我大吼。

“是你的,那你为什么要撒谎说是同学的呢?你原来的手机被你爸爸没收,这个新手机什么时候买的?”

“谁叫他没收呢?我就要买一个!我就要玩手机!”他嚎啕大哭起來。

等他情绪稍微缓和些,我和颜悦色地问他:“可以和老师说说你为什么一定要玩手机吗?”

开始,他沉默不语。可能是内心压抑得太多、太久,突然,他断断续续地倾诉起来:他们家是暴力家庭,父母经常打骂他,父母之间也经常吵架,他感受不到丝毫家庭的温暖,所以他从初三起就开始变得叛逆了。初三考上明德中学后,父母买了一部手机给他,整个暑假,他都沉浸在手机游戏中。而父母发现他沉迷游戏后,就开始骂他、打他,他因此变得更叛逆。

显然,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还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不能只批评他,还要和他的父母交流沟通。

“爸妈在教育你时方法不对,但我相信他们是爱你的,他们也是望子成龙,我会和你爸妈好好交流。那么你觉得玩手机对吗?”

我轻言细语地和他分析玩手机的危害,向他提出殷切的期望。他默默地听着,没有表态。

我知道这件事急不来。事后,我多次找他父母交流。他父母也很着急,但确实不会表达,说话方式不对,导致最后只能粗暴对待孩子。我告诉他们一些交流的方法和说话的技巧,也再三告诫他们不能打孩子。而对王同学,我开始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后来他主动提出将手机放在我这里,周末、放假都不拿走;还坚定表示要认真学习,争取每次考试都进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非常庆幸那天自己虽然厉声批评,但仍然爱护他,他也能够感受到我对他的呵护,否则他不会和我推心置腹,只会更加叛逆。我总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他的本性都是纯良的,哪怕你非常严厉地批评他,只要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呵护,学生就会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案例二:

这几天,我观察到小晨情绪低落,有点忧郁。是因为高三学习压力大,还是其他原因呢?我找她谈话。她闷闷地扒拉着头发给我看,头顶上的头发大片大片地掉落了,她遮掩着,不细看还发现不了。我问她是否看了医生,她告诉我父母带她看了医生,但没有找到具体原因,无法对症下药。作为一个爱漂亮的女孩,她内心的恐惧、担忧、脆弱可想而知,学习成绩也因此直线下降。她父母在醴陵工作,只能周末来陪她。我经常打电话和她父母了解治疗情况,不断找她谈心,鼓励她、支持她,去感受她的痛苦,希望我的分担能够让她的痛苦减少一点。同时,我和她的朋友交流,试图更好地了解小晨的心理状态。好朋友也经常和她说说笑笑,不时地开导她。慢慢地,她的情绪好了很多,高考时考上了重点大学。

案例三:

快下第二节晚自习时,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小捷走进来,对我说:“我想回家。我坐在教室里一点都不想学习,我要回去!”

我问她:“怎么了?”

“没怎么,就是静不下心,题目都不知道做了。”

“是不是因为压力大啊?”

“我没觉得有多大压力啊。”

“那我们一起从各个方面分析一下,看是什么原因,好吗?”

我拉她坐在我身边。我们从身体状况、睡眠状况、和同学的关系状况、和老师的关系状况、和家人的关系状况、情感状况等方面一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学习进入“瓶颈期”而对自己产生怀疑,虽然表面上看着没什么,但潜意识里却感觉压力很大。帮她找到原因后,我和她一起研究“瓶颈期”。

高三的学习已经进入第一轮复习中期,6科所有知识纷至沓来,一团乱麻地堆在学生脑海中,等待着被梳理。这段时间有一部分学生都进入了“瓶颈期”———明明很努力了,却没有感觉进步,考试起来还退步了,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自信心受到打击。为此,我特意上了一堂班会课,向学生阐述高三“瓶颈期”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经历的一段时期。当遇到“瓶颈期”时,我们不能沮丧、不能迷茫,应树立起一定要战胜它的决心和信心;并向学生播放视频,很多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在高三时也会经历“瓶颈期”,他们是怎样度过的;最后向学生指出突破“瓶颈期”的方法。学生正确认识了“瓶颈期”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老师的职业是平凡的、琐碎的。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不能像医生一样救死扶伤,将濒危病人的生命挽救回来;不能像技术工人一样通过科技创新为国家创造上亿的财富;不能像科学家一样利用发明创造将人类文明推进一步。但老师的职业又是不平凡的,是伟大的,因为老师要培育身心健康发展的人,而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可见,老师于学生,是良师,是益友。老师的悉心呵护、耐心指导就是治愈学生心灵的良药。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学教师行为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XJK18BJC012)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猜你喜欢
瓶颈高三心灵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高三·共鸣篇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我把高三写成诗
心灵小语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