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发现

2019-02-26 00:19何如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回家家长妈妈

何如

接受学校的安排,我又一次担任了一年级班主任。

上班第一天,我在校门口碰到了一位同事,他略带“同情”地对我说:“恭喜你啦!小新分在你们班。”一听他这话,我有些莫名其妙,好奇地问道:“快说说,他怎么了?”

原来,按惯例,每一年新生入校都要进行体检。那一天,小新由妈妈带到医院准备验血。护士刚把注射器拿起来,小新的手立刻一缩,马上滚到地上,开始拼命地打滚,放声嘶叫,只要有人去拉他,他就咬人。任凭妈妈和护士怎么劝说都不肯起来。就这样,一直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就在这时,他的妈妈喊来了两个护士,把小新架着,狠狠地打了他四个耳光,验血才被迫完成。

这是一个倔强、自我保护意识强的孩子!

我为家长当众打孩子耳光的行为难受,为孩子倔强的性格和今后在班级的人际交往担心,更忧虑自己是否能够走进这个孩子的心。

伴随着复杂的心情,我踏进教室。孩子们陆续来报到了。我一直期待着与小新的第一次见面。快到中午时,小新在妈妈的带领下来了。

“你好!”我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希望孩子能对我有好感。

“我坐在哪儿?”可他却毫无礼貌。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了。

“给我玩,不给我玩,我就打你。”这边我还没有安顿他坐下,那边他就和同学争吵了起来。

当时我真的很生气,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和这个班级的发展都开始担忧起来。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做。

相处久了,我发现,尽管小新拥有很多坏习惯———上课随意下座位、大喊大叫、下课乱拿他人东西、稍不顺心就和同学大打出手,但他却拥有很多孩子几乎缺少的大方。发现这点后,我马上在班里召开了班会,向全班小朋友隆重地表扬了小新,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这次班会课后,小新经常一个人躲在办公室的窗戶外微笑地看着我。发现我看见他了,很快又一溜烟地跑开。

这种不合群、不主动与他人接近的孩子,从心理上分析,其实是因为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一次周二晚自习发生的事,证实了我的分析。小新马上就要参加一个英语比赛了,妈妈接他回家复习,可他怎么也不愿回家,拼命挣脱妈妈的双手,跑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苦苦找寻,我们终于在学校一处隐蔽的角落找到了他。

“小新,快过来!这里多黑呀!老师来了,别害怕!”

看见我也来找他了,小新马上跑出来,紧紧地抱着我,说:“我不回家,我不回家。”

“为什么呢?”

“我不听话,妈妈就会打我。”

此刻,我知道了,家庭正是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的真正原因。当众被打的四个耳光,肯定不是偶然,孩子的心灵在一次次不听话就挨打的循环中遭受了创伤。或许,面对特别顽皮的孩子,大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每一次怒火之后,留给孩子心灵深处的就是一道抹不去的划痕。伤害一次次地累积,不安全感与不信任感就产生了。

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和家长好好谈谈了。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我了解到,父母亲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统一,父亲非常溺爱孩子,甚至对孩子做错的事情也从不批评,妈妈却相当严厉。但是妈妈平时工作特别忙,孩子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和父亲呆在一起。当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看见孩子调皮捣蛋,就总是打骂孩子。

让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是帮助孩子的首要任务。于是,我一次次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告诉他有原则的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了解到母亲每一次动怒的原因后,我和家长共同制订了规范和约束孩子行为的方法,并要求母亲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同意的基础上,共同为孩子制定了行为契约,用行为代币制来调整孩子易怒的人格。每次孩子与小伙伴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总是会让孩子在一旁安静地待着,等冲动的心情慢慢平复之后,再耐心地告诉他处理的办法,提醒他和我们共同制定的契约。而每一次当他成功地战胜自己,老师和家长就会表扬和鼓励。利用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孩子慢慢找回对他人的信任。现在,小新不再在地上打滚耍脾气,他变得有礼貌了,还会和妈妈手拉着手回家。

其实,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也一定懂得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激励之、表扬之,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回家家长妈妈
家长错了
回家的路(外一则)
鸟妈妈
1670天后,回家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犯错误找家长
妈妈去哪儿了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