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2019-02-26 08:43石雪珍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石雪珍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更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实现他们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基本价值的追求,树立大教育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只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真正彰显学科的本质属性和教育价值,才能切实落实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践行素质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还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来习得。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本文就这一问题为中心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属性做出具体的阐述。

一、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阐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本质属性,提出关于“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社会和谐”等理念,对核心素养内涵的把握,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及社会发展的趋势,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传授知识”向“养成素养”的转变,真正彰显道德与法治的育人功能,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因核心素养的提出而熠熠生辉,精彩纷呈。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1.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应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

探究是现代教学倡导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探究自主构建知识才是最牢固、记忆最深刻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形势下教师要突破知识传授的局限,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索上,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并根據情境设置有效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在情境中展开探究,增强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例如,教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一课时,考虑到八年级学生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淡薄,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教师创设了这样两个情境:(1)小强是某校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一天中午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他遇到几个校外人的勒索,要他交“保护费”,否则就“让他好看”。(2)小敏是初二的学生,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母亲怀疑她“早恋”,便趁机偷偷翻看小敏的日记。问题是:假如你是小强或小敏,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由于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学氛围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待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针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其中人身白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及个人隐私权。这样,教师通过丰富直观的情境,变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有效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2.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应拓宽教学渠道

单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也是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拓宽教学渠道,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思辨能力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网络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师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安排学生辩论活动。让学生自由“站队”,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收集整理资料,梳理好发言的思路。教师还要提前制订好辩论规则,确保辩论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正、反两方围绕网络的利弊展开激烈的争辩,他们据理力争,正方从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力陈网络的优势。反方也不甘示弱,力排众议,从人们沉迷网络游戏、聊天,影响正常生活陈述网络的弊端。两组“辩手”更是旁征博引,列举大量的事实为自己的论点助力。最终,辩论结束后,教师指导双方从辩论中汇总各自观点,从而形成对网络的科学认识。

就这样学生通过精彩的辩论活动,不仅增添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还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他们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学会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收获的课堂效益是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聚焦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开放思想,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锻炼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让课堂教学高效运行。

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应加大关联教学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教学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限制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很少能够积极主动地关注课本外的人和事,不利于学生全面科学地理解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纵观这几年的中考变革,我们发现仅靠有限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目光延伸到“窗外”,让学生主动关注时事政治,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提高社会意识,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社会热点,关注国际风云变幻,并能够巧妙地运角到学科教学中,有效补充教材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在教学《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中,教师可以把热点新闻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心灵震撼了,深切地体会到“幸福的生活、安定的生产、和谐的秩序与国家密切相关,国家的强大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从而培养学生国兴我容、国衰我耻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深化对主题的认识。就这样教师灵活运用时事政治有效地阐述本课的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

此外,除了在课堂上适时穿插外,教师还要使其常态化,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几天关注的时事新闻,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看法或者认识。让学生逐渐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留心生活的良好习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深度,使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4.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应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生活化、社会化是道德与法治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社会、感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而小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的有效合作,让每个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学习与能力的提高,让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并使得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社会性活動中实现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能力。

如在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基本经济制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布置如下合作任务:(1)调查哪些工作单位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2)国有经济处于什么地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调查了解各种经济现象、活动。课堂上,再让学生针对调查报告合作交流分析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学生能够自觉坚持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主动参与各种正当的经济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认知,加深理解。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态的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让课堂教学在不断的生成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激起美丽的涟漪。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将小组合作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思维交流与智慧碰撞,有更为精彩的感悟传达与体验分享,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聚焦核心素养,才能把学科知识教学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从而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有效渗透情感、价值观等教育,使得道德与法治课表真情、除平淡、显生机,真正使道德与法治课堂体现出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促使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晨晨.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策略探微:以“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3).

[2]傅丹丹.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打造生本法治课堂:以“生活需要法律”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2).

[3]林爱萍.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升道德认知:浅谈《道德与法治》教材多元资源的整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6).

[4]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