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尽忠勤勉

2019-02-28 03:10石志刚
月读 2019年2期
关键词:刘秀盗贼工作

石志刚

中国古人尤其是古代官员,对所从事的工作,抱有一份自己的理解。很多人秉承着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工作态度,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公正待人、工作充实,这些态度对于今人如何从事具体的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勇于担当

古代官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因职位变化而改变对工作的热爱和职守,这里面关键是有担当精神作为支撑。清朝有个官员叫严如熤,年少好学,胸怀大志,时人称其有经世之才,足当大用。他在不同职位上均十分敬业,富有担当精神,干出了实绩。乾隆晚年,武备松弛,贵州苗族作乱。朝廷派云贵总督福康安进讨,湖南巡抚姜晟配合福康安作战。“独留心兵事”的严如熤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他为姜晟草拟《平苗议》十二則,“言剿抚防御之策甚备”。严如熤所提之策,内含中国兵家以修文德感化之精神,通过感化苗族世仇仡佬人,以之为策应,从而取得阶段性胜利。嘉庆年间,严如熤补授陕西洵阳知县。上任后的他当务之急是剿灭给百姓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险的匪患。严如熤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制定游击战,“贼锋锐,勿迎击,俟其无所掠必去,去则出奇抄其尾,视其夕顿处,多方扰之,疲其力,使不得休息”。不久,严如熤一举平定贼乱,“得旨加知州衔,赏戴花翎”。“劳于治民,拙于事上”是严如熤做官的风格,这个为官风格使其“十年不得调”,但他仍然认真履职,“益恳恳饬吏治,勤民事”,没有因为职位得不到提升而抱怨、懈怠。他的口碑和才华在民间和政坛不断累积,道光年间,其治绩大显,得到其他地方大员的夸赞和赏识,进而被提为贵州按察使。然正当其才华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之时,却不幸因“微疾”而去世。严如熤去世后,老百姓非常悲痛,“秦民巷哭,如失慈父母”。严如熤在不同岗位上均认真履职,保持担当精神,做出了实绩,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敢于创新

颜习斋在《言行录》中告诫学者应当担起创新的责任:“学者须振萎惰,破因循,每日有过可改,有善可迁,即成汤‘日新之学也。”学习之道如此,为官之道亦如此。西汉名臣龚遂被推荐而主政渤海郡,渤海郡盗贼丛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龚遂来到渤海郡之后,对盗贼没有延续以剿为主的策略,而是转换思路、大胆创新,采取攻心为上的方法,基于对生活不下去的苦难群众被逼为盗贼这个事实的深入了解与洞察,做出了留出悔改时间、让盗贼去做正当职业的决策,取得了成效,不仅化解了盗贼之患,还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公正待人

保持公正的工作作风,按照法律规定惩治恶人,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汉光武帝刘秀的门吏祭遵随刘秀转战河北,被任命为军队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工作。当时刘秀的亲戚中有一个年轻人违反了军纪,被祭遵依法处死。当时,刘秀非常生气,打算收监祭遵。主簿陈副对刘秀谏言道:“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刘秀听后,转怒为喜,封祭遵为刺奸将军,并告诫诸将,祭遵连我的亲戚都敢依法处置,必定不会对你们徇私的。祭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对违纪违法之人进行有力的惩罚,体现出他一视同仁、敢于执法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为刘秀统一全国提供了必要的权威基础。

工作充实

工作要保持充实,而不能选择清闲的工作状态。日则敬业,夜亦不歇,成为许多古代官员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南朝的傅翙工作辛劳、治政有方。别人请教他治政成功的秘诀,傅翙回答:“唯勤”而已,“勤则事无不理”。可以说傅翙抓

到了成功治政的根本。又如唐朝名臣韩滉听闻唐德宗被赶出长安时,自己“负米一石登舟”,亲自运输粮食,可谓勤臣之典范。

杨联陞在《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中对晚清曾国藩每天兢兢业业、辛勤繁忙的工作状态表示赞赏。两江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表,表中上半日的工作内容包括:见客审貌听言、作折核保单、点名看操、写亲笔信、看书、习字。下半日的工作内容包括:阅本日文件、改信稿、核批札稿、查记银钱账目。夜间的工作内容包括:温诗和古文、核批札稿、查应类事目。充实的工作生活会带来工作业绩的提升,反之,如果选择清闲的工作状态,往往会产生放逸的行为后果。正如颜元所说:“人之心不可令闲,闲则逸,逸则放。”

(选自《学习时报》2018年8月15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刘秀盗贼工作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不工作,爽飞了?
找出8名盗贼
神秘的盗贼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神秘的盗贼
刘秀苦寻同窗
选工作
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