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城市文化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2019-02-28 02:38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市民培育建设

近日,许多城市公布了春节期间将为市民和游客推出的“文化大餐”,期望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春节,同时品味城市里浓浓的特色文化。

春节的年味,源于万家团圆与普天同庆,亦源于悠久的文化传承。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人们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繁荣的同时,内心深处的那些特殊的文化符号——冰糖葫芦与茶叶蛋、台阶与小巷、繁花与江鸥——亦无法忘怀。城市居民的这份情怀,在节庆期间常常油然而生。

中国城镇化的大规模发展起步较晚,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城市的物质基础与硬件建设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千城一面”、城市“同质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类似的——几十年来大部分中国城市走的是一条粗放型扩张的发展道路,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塑造被淡化、城市软件与硬件发展相互脱节。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已经走过了初期外延式大建设的阶段,必须转到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于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其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服饰潮流、饮食习惯、语言特点、思维模式、文化创造乃至市民性格,无不多层次、多角度地投射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与特征。

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保护与传承,将成为评价一座城市发展质量的新标尺和每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新标志。

城市发展不仅要有速度、高度,更重要的是要有温度。塑造和培育城市文化,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让文化成为市民与城市融合的情感源泉。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避免对具有文化价值的旧区、旧房、老街一拆了之或人造仿古。城市的文化温度在城市生活的细节中最能体现出来,而这些细节常常是非物质性的。因此,塑造和培育城市文化,还要做好对非物质城市文化生活细节的保护、传承与发扬,要利用好媒体宣传、教育交流、文博事业等多种手段,让城市的生活文化、民俗习俗等代代相传、长传长新。

城市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塑造和培育城市文化,无法一蹴而就,要做好因势利导、久久为功的准备,避免功利心态,防止急于求成。

每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都与城市的历史传统、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以及市民素质等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惯性。塑造和培育城市文化,关键是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任何城市的文化发展都无法跳脱其本土本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脉络而凭空嫁接,那样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建设与物质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塑造和培育城市文化,要遵循社会文化发展规律。

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无法像城市硬件建设那样设立精确的时间表和指标体系,要着力避免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非科学性。

历史地看,尽管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规划者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面貌和建设状态,但是城市的文化内核却不是少数精英能够决定的,而是城市中所有居民和社会成员共同发挥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有鉴于此,塑造和培育城市文化,要团结和引导所有市民共同参与,努力凝聚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猜你喜欢
市民培育建设
寒露
送清凉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蟑螂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