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党,你可知道“生物钟”的威力?

2019-03-01 02:08王月丹
大众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理功能节律生物钟

王月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固有的生命节律活动也常常被打破。熬夜,甚至昼夜颠倒,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

可是,你知道吗?这样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很可能会对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严重伤害,可能引起免疫器官和细胞的早衰、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甚至显著缩短人类的寿命,降低人生活质量。

“嘀嗒,嘀嗒”,生物钟在响

我们所在的宇宙、太阳系和地球上的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一定的周期在进行着有节律的运动,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日月星辰的移动、四季景色的变化和白天黑夜的交替。人作为地球上的生命体,其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也是按照自然的节律进行的。例如,女性的月经周期等等。但是,在人类的各种生命节律活动中,最为人们所知和对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就要属人类生命的昼夜交替规律了。

随着日升日落、白天黑夜的变化,人类不仅在精神意识和睡眠上具有昼夜变化的规律,其他很多的生理功能也有着非常规律的日夜节律,随着每天不同的时间而不断变化着,周而复始,这就是生物钟。虽然,它会受到周围环境(例如光、温度、进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例如蓝藻、果蝇或者老鼠等等生命体)一样,都是由体内内在的生物节律相关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所决定和控制的,并且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2017年,来自美国布南迪斯大学的迈克尔?罗斯巴什和杰弗里?霍尔,及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杨等三位科学家就因为发现了调节生命体昼夜节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眼睛通过感知光线的变化,是人体昼夜节律维持的重要环境信号。光信号通过视神经刺激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启动光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继而通过神经-内分泌信号系统,例如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等内源性激素,调控肠道等各种器官以及白细胞等机体细胞的功能,作用于机体的葡萄糖代谢、消化液分泌、血压调控以及免疫作用等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环节,甚至还能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微生态的平衡,最终实现整个机体生理功能按照昼夜节律而有条不紊地规律性工作,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机体的健康状态。

熬夜让免疫系统节律“紊乱”

在上述生命活动昼夜节律变化过程中,免疫系统的自然节律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天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是在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中。一般认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受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轴而调控的,而且三者互为因果,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因此,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可以被神经系统感知的。

例如,在人发生感冒时,会出现发热、恶心、乏力和嗜睡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很多人会以为这些不适的症状是因为感冒病毒直接损伤了神经系统造成的。但其实,这些症状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感染时,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造成的。

例如,免疫系统活化时,可以释放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从而上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就好像把空调设定温度调高了),使体温上升导致发热。这些因子还可以刺激下丘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导致疲劳、嗜睡、恶心、食欲不振等不适感觉。

因此,往往在人体感觉舒适的时候,免疫系统的活动度较低,有利于进行工作和学习;而免疫系统活跃时,人体往往会有一定的疲乏和嗜睡,甚至不适感。根据生活的经验,我们都知道,每天清晨起床以后和上午的时间,是一天中精神最为饱满和集中的时段,而到了晚上,我们就会出现疲乏和嗜睡的感觉。如果此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入睡而熬夜,就可能会出现全身酸痛等等不适的感觉。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体的肾上腺可以节律性地分泌一种被称为糖皮质激素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激素,该激素可以负向调控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炎症状态,减少免疫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含量。

一般来说,正常的人体在早晨7时至8时之间,具有一个糖皮质激素分泌的高峰,从而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应答状态在上午和白天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使机体的资源更多地被分配用于进行摄食、学习和工作等其他的生理活动。而到了晚上,随着糖皮质激素水平的下降,机体的免疫系统活化和炎症过程逐渐活跃,有利于清除体内的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和修复组织细胞的损伤。而此时由于机体处于睡眠状态下,不仅不会感觉到不适,而且可以把更多的机体资源提供给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和修复功能更加彻底、更加有效。

因此,保持昼夜节律性作息的良好习惯,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特别是免疫系统正常状态的有效健康生活方式。

人体生物钟有一定自我调控能力

虽然人体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各个器官系统具有非常完美的节律性活动,但是,为了适应自然界的环境变化,人体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内,不完全按照固有的生物节律进行活动,而且在周围环境改善的时候,还可以恢复到原有的生活节奏上来。例如,研究表明,在完全没有光照的黑暗环境中,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在7天内,都可以保持原有生物节律活动而不改变。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对于生物节律的调控能力也会不断的下降,这也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和疲乏等生物节律紊乱性相关病理症状的主要原因。

然而,人体对于生物节律的调控也是有一定范围的。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就可能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紊乱,从而导致亚健康甚至疾病的状态。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规律的生活,例如经常跨越时区旅行而频繁倒时差以及经常熬夜,可以导致人体代谢的节律性发生紊乱,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或者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并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不规律的生活还可能导致细胞内调控生命节律的基因,例如CK-1等等,出现异常的表达或者功能紊乱,从而与恶性肿瘤的发病相关。此外,由于影响了睡眠,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失眠和精神衰弱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对于免疫系统这种昼夜节律功能分明的系统损害尤其明显。经常熬夜或者经常跨时区旅行的人士,经常会出现疲乏等不适的症状,同时皮肤和黏膜等免疫防御器官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炎症细胞功能也会出现改变甚至提前衰老,皮肤出现弹性下降、松弛、色素沉着和颜色改变,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导致抗感染能力下降以及皮肤敏感程度增高,并增加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这种不规律的生活,还可以使人体内部的骨髓、脾脏以及全身的黏膜免疫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功能执行的障碍,加速免疫系统的衰老,最终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等生理功能的全面衰减,甚至可能引发相关的疾病,缩短人类的预期寿命或者降低生活的质量。

“熬夜族”还有药可救吗

由此可见,建立有规律的良好健康生活习惯,是延年益寿、延缓衰老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好免疫系统的节律活动,维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减缓免疫系统衰老的速度呢?

首先,当然是要尽量保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节律,不能经常熬夜或者频繁倒时差。如果,因为学习或者工作的原因,需要熬夜或者跨时区旅行,那么,每次打破生活规律以后,应该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其次,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或者其他自身因素引起的生活不规律,可以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或者安排適当比例的脑体劳动来进行调节;还有就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膳食调节和营养补充,以及合理的药物干预,来防治因为生活不规律导致的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损害。例如,对于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异常炎症性病理损伤,可以通过补充富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饮食来进行防治;而对于生活不规律导致的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或者过敏等黏膜免疫功能失调,可以通过补充脾脏低分子多肽提取物来进行调整。

总之,保持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护机体免疫系统等器官系统正常行使生理功能的重要保健措施,也是延缓机体衰老、提升人类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拒绝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从现在做起!

猜你喜欢
生理功能节律生物钟
蛋白酶的研究历史、发现及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续1)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智能生物钟
神通广大的生物钟
青出于蓝 汉语当代节律研究述评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及其生理功能
爱的节律
算算你俩的高潮重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