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制备的红细胞产品不同储存期质控指标观察

2019-03-05 10:40时卉丽杨凤霞李建民赵莉华何路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手工无菌红细胞

时卉丽,杨凤霞,赵 倩,李建民,赵莉华,何路军

(河北省血液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7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各级医疗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尤其是在医疗制造业方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越发完善,大大提升了医疗制造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1]。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洗涤红细胞产品的制备多以手工制备为主,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受制备者技术水平、操作方法、设备运转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加之在采用手工方法制备洗涤红细胞产品时往往需要多次洗涤且耗时长,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制备失败,进而影响临床的正常使用[2]。而机器制备方法的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上述的弊端,而且大大提升了洗涤红细胞产品的制备效率。有报道显示机器方法所制备的红细胞其储存期各项质控指标也较佳[3]。本文就机器及手工法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产品不同储存期质控指标差异进行更进一步探究,对机器法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临床价值进行判定,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仪器与试剂 原料血取本血站现有的采用分袋保存的60袋去白悬浮红细胞,所有研究中血液均由本站提供,且其来源均取自街头无偿献血人员。经检验,所有原料血的检验指标除转氨酶异常,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每袋2 U去白悬浮红细胞。60袋去白悬浮红细胞原料血的来源、检验指标以及血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依据随机数字法及对每袋原料血所采取制备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手工、机器两组。手工盐水法30袋,机器洗涤法30袋;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型号:ZHXD),一次性使用离心式红细胞洗涤器(成都佳颖)、一次性使用机用注射器(成都佳颖),RC12BP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美国Kendro公司),全自动无菌罐对接机(日本Terumo公司),无菌接管机及无菌熔接片(日本泰尔茂公司)、溶血剂及酶清洗液剂(希森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OULTER AcT.5diff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UV76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试剂盒(Trinder法)(北京瑞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脑脊液蛋白测定试剂盒(保定长城试剂厂)以及全血质控物(希森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手工盐水法 手工组采用随机抽取30袋去白悬浮红细胞作为原料血,通过无菌接驳机将要制备的原料血与0.9%生理盐水四联袋接通,检查接口两端结合严密后在2~6 ℃ 2 840 r/min速度离心14 min,分出血浆或上清液制成浓缩红细胞再加入250 mL 0.9%生理盐水混匀,再次2~6 ℃ 2 840 r/min速度离心14 min,重复上述过程共分3次对红细胞进行洗涤,在洗涤过程中尽可能分出血浆或上清液。最后在红细胞中加入100 mL的红细胞保存液制得[2]。

1.2.2机器洗涤法 机器组采用随机抽取30袋去白悬浮红细胞作为原料血,按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规定的方法在仪器上选择洗涤红细胞程序,通过无菌接驳机将要制备的原料血与配套耗材连接,开启自动化程序,根据不同制备阶段加入氯化钠溶液进行自动洗涤,最后加入100 mL的红细胞保存液完成洗涤红细胞的制备[2]。

1.3观察指标 按照新版国标提出的质量标准[3],将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储存期末溶血率作为手工制备组和机器制备组的关键检测指标。分别对手工、机器两组不同制备方法下红细胞产品进行详细检测鉴定,进而判定两种制备方法的优劣。

1.4血红蛋白含量检测 对手工、机器两组不同制备方法下红细胞产品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采用COULTER AcT.5diff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Hb浓度,用感量0.1 g的电子天平称取洗涤红细胞重量,结合洗涤红细胞产品的比重(1.060)计算出容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计算公式如下:洗涤红细胞(MAP)容量(mL)=[整重量(g)-空袋重量(g)]÷洗涤红细胞(MAP)比重(g/mL);血红蛋白含量=Hb(mg/L)×洗涤红细胞(MAP)容量[4]。

1.5上清液蛋白含量检测 对手工、机器两组不同制备方法下红细胞产品的上清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规定进行,计算公式如下:上清液蛋白含量(g)=上清蛋白质浓度(mg/dL)×容量(mL)×10-5。

1.7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对不同制备方法下红细胞产品的各检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对比分析手工制备法与机器制备法二者所制备的红细胞产品其不同储存期质控指标的具体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机器组与手工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在不同储存期Hb检测结果差异 经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洗涤后的红细胞产品进行检测发现,行机器方法制备的机器组红细胞产品其不同储存期Hb水平均明显高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机器组所制备红细胞产品在不同储存期其Hb呈稳定下降趋势,而手工组这一趋势并不稳定,见表1。

2.2机器组与手工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在不同储存期上清蛋白含量检测结果差异 对手工、机器两组不同方法制备的红细胞产品的上清蛋白含量代入计算公式后所得结果发现,手工、机器两组其上清蛋白含量这一质控指标在不同储存期变化不大,均未见明显衰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机器组与手工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在不同储存期溶血率检测结果差异 对手工、机器两组不同方法制备的红细胞产品的上清蛋白含量所得值代入溶血率计算公式后所得结果发现,两组红细胞产品随着储存期的延长红细胞产品溶血率逐渐升高,而且手工法比机器法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不同储存期Hb的检测结果

表2 不同储存期上清蛋白含量的检测结果

表3 不同储存期溶血率的检测结果

3 讨 论

随着临床对血液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手工制备方法越发不能够满足需求[6]。加之传统手工制备方法在制备红细胞等产品时受制因素多,制作者自身操作及水平、仪器的设定与使用以及制备稳点、环境等均会影响红细胞制备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在其长期储存方面,影响更大[7]。

临床上对于红细胞产品的手工制备主要是人工通过虹吸亦或是压浆板将原料血中白细胞去除,而后通过多次洗涤进而得到悬浮红细胞产品及相关的血浆产品[8]。本次研究在将30袋原料血经无菌接驳机联通且行离心操作后,共进行了3次生理盐水洗涤,最终得到红细胞产品。手工制备方法不仅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熟练度要求较高,而且在制备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记录错误或相关信息遗漏记录的情况,这也使得制成的红细胞产品溯源性差。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手工制备血液产品方法已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机械化的机器制备[9,10]。机器制备主要是利用无菌接驳机将要制备的原料血与配套耗材连接,开启自动化程序对红细胞产品进行洗涤制备[11]。机器化制备过程中的离心、洗涤过程均由全自动机器自动完成,不受人工操作的影响[12]。此外,机器方法制备红细胞产品因采用全自动机器设备进行,因此,在制备红细胞产品过程中对每一批次产品制备的质量、分离程序及时间、操作人员、使用设备型号及具体始末时间以及储存时间等详细信息均能够由仪器自动记录,并能够经专业软件建立红细胞产品数据,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溯源性[13-14]。本次研究机器组采用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型号:ZHXD),一次性使用离心式红细胞洗涤器(成都佳颖),RC12BP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美国Kendro公司)以及全自动无菌罐对接机(日本Terumo公司)等仪器对30袋原料血进行离心、洗涤操作,进而得到了最终红细胞产品[15]。对于红细胞产品的制备,采取机器方法具有优质高效、标准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等优点。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手工方法,机器方法制备的红细胞质量更佳,储存时其各指标变化更为平稳,这同此次研究结果高度相似[16-17]。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对手工、机器两组不同方法所制备的红细胞产品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以及溶血率等3项关键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手工、机器两组各制得的30袋红细胞产品其各项检测指标除上清蛋白含量差异较小,其余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其中,行机器方法制备的机器组红细胞产品其不同储存期Hb水平均明显高于手工组。机器组所制备红细胞产品在不同储存期Hb呈稳定下降趋势,而手工组这一趋势并不稳定。而在溶血率方面,机器制备组无论是在7 d、14 d、21 d、28 d还是在35 d各储存期节点其溶血率均明显低于手工组。即机器法制备的红细胞产品更为稳定。

猜你喜欢
手工无菌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手工DIY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