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行业里的致青春

2019-03-05 06:51姚燚垚
摄影之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摄影理念文化

姚燚垚

余繼宏

Yu Jihong

丹灵企业-重庆分公司经理

重庆市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对话余继宏

Q:您于哪一年开启了影像行业之路?为什么加入到这个行业呢?

A:2007年6月,我加入到丹灵企业重庆分公司。刚开始我并没有从事与技术相关的岗位工作,但随着我对于影像越来越感兴趣,就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对影像慢慢进行学习和了解,感觉到行业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逐步爱上了这个行业,为影像事业奉献了我最青春的时光,至今已有十二年之久。

Q:在您从事影像行业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时刻或者事件?

A:这其中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发生在2009年元旦。商城都是9点开门,而当天清晨8点多商城外就有很多顾客等着进店购买数码产品,门店的顾客多到销售员接待不完,只能用板凳把顾客拦在店门外,待接完这拨儿才能放下一拨儿进来。那个时候这个行业的欣欣向荣,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Q:摄影是您的爱好吗?请问您是如何协调工作、爱好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A:摄影是我的爱好,干一行爱一行,更何况摄影这一门艺术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的工作不分昼夜、周末、节假日,在这里也对我的家人表示感谢,感谢这么多年来的支持和理解。

Q:近年来,影像产品的市场表现不够理想,而拍照手机的份额逐渐加大,请问您作为一间连锁机构在重庆的掌门人,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我想这个问题首先是摄影器材生产厂商最关注和重视的,从市场需求上产品定位清晰,到技术层面会不断开拓创新。其次,作为影像行业的从业者,我们也需要配合厂商的定位,把握摄影人的真实需求,引导帮助摄影人用正确的价值观购买自己所需的设备。虽然手机拍摄功能日渐强大,但在画质上依然难以与专业的影像设备对抗。把自己定位在专业、准专业还是民用领域,这是完全不同的,有需求的人依然会有需求,我们也不排除会在民用领域里进行拓展。

“没有影像文化的支撑,摄影圈就不可能保持长久并持续的热度,没有影像文化的引领,摄影圈的整体素质、大家对美的追求就不能得到正确的提升,没有影像文化的传承,摄影圈记录时代的步伐就会停滞不前,方向就会偏离。”

Q:看到贵公司也在提出“影像文化”这个理念,不知您是如何看待并发扬这个理念的?

A:这也是最近几年我们和摄影家协会频繁接触所感受和学习到的,没有影像文化的支撑,摄影圈就不可能保持长久并拥有持续的热度,没有影像文化的引领,摄影圈的整体素质、大家对美的追求就不能得到正确的提升,没有影像文化的传承,摄影圈记录时代的步伐就会停滞不前,方向就会偏离。所以我们会紧随影像文化理念,不断去宣传发扬它。

Q:现在有不少的经销商都已经纷纷离开了这个行业,作为贵公司的分部负责人,您对于未来的影像市场行业是怎样判断的?又有哪些期许?

A:留下来的理由有三个,一是摄影圈对我们丹灵的认同,二是老客户对我们的理解,三是厂商对我们的支持。个人认为影像行业会一直存在下去,未来我希望在影像行业中继续发光发热,结合18度平台线上线下、全国一体的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影像文化道路。

Q:您觉得作为连锁机构的一环,如何应对这样的萧条呢?

A:一方面利用影像文化,拓宽对影友们的服务面,另一方面对外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品质,对内控制公司的运行成本,更好地节流,希望能够通过影像文化这个理念,让我们走得更远。

Q:作为“十八度影像文化”成员之一,您觉得“十八度影像文化”这个平台的理念是否符合当下的发展?

A:在当前市场萎靡、销售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真心希望坚持下去的从业者们共同寻求共渡难关的机会。抱团取暖不仅仅是寻求合力,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企业的理念各自不同,要大家真正走到一起,同心同德,共同探索出一个大家都能参与的模式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18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希望,一个能够平等对话的平台,也提供了因受地域限制而无法拓展的经验和服务,使我们能够更好更长远地发展。虽然前路漫漫,但18度依然在坚持着,我会坚定不移地追随18度的理念,做出我们企业应当发挥的贡献。

长寿老街外拍

达瓦行摄旅拍

丹灵佳能大篷车活动

重庆富士俱乐部体验会

猜你喜欢
摄影理念文化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谁远谁近?
用心处事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