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形式设计

2019-03-06 07:57李建忠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市防洪护岸护坡

李建忠

(温州市安居房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0 引言

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形式的设计,在开展设计工作中,应当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整体上着手,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在满足生态环境修复的实际需求之时,营造河道中动植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另外,在城市防洪河道的生态护岸设计进程中,注重投资成本的合理支配,从宏观整体入手,加强相关细节工作的设计也尤为关键。

1 有关城市防洪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理念[1-7]

1.1 符合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的基本化需求

在设计进程中,应立足于护岸建设的生态性、亲水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之上,同时统筹兼顾工程投资的效益。一方面,加强相关技术指标的工程建设,为使施工有序高效地进行,也需要进一步保障河道周边设施的完善,尽可能地降低人为施工改造的力度。另一方面,为使城市的防洪河道周边两岸达到较为柔顺的特性,充分以可渗透性作为设计的基底,最大程度上呈现设计环境最佳效果,使河道堤岸景观也更为和谐。

在平台所属行业领域上,调研的平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垂直行业的科研众包平台,如“化学加”网、快包平台、LED行业众包平台等,这类平台专注某一具体行业,其创办者大都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打造的平台不求大和全,而是专心做自己熟悉领域内的事,以行业权威和专家的姿态吸引业内用户;另一类是综合性的科研众包平台,如经验海、粤科众包等。这类平台提供的服务涵盖的范围会相对广一点,但也不是无所不包,它们会基于平台自身的背景及资源优势,面向擅长的行业和领域开展服务。

1.2 符合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修复的功能化需求

对于城市防洪河道的生态护岸而言,水和泥沙,是构成城市生态护岸的重要条件;它同时也是河道内各种各样动植物和水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城市防洪水生物体附生于河道水体环境中,因此,加强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建设尤为重要。设计之初考虑到这一因素,所以在具体的施工实践河道中生物的生存条件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水文定位来加以分析。才能避免因阻断河道内动植物和河流间生态不循环的困扰。注重对河流生态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尽可能选用绿色健康、环保清洁的材料,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城市的防洪河道的生态护岸建设,最终为了协调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强化实践团队概念,进行团队内资源优化整合是导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导师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实战模拟等途径训练自己所指导的团队,以使低年级学生在训练中达到相互了解、默契配合的效果,进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2 常用的防洪河道边坡的生态护岸形式

在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规划进程中,通过生态护岸的设计,恢复城市河岸的自然功能。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人们愈来愈意识到保持河道自然形态的重要性。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传统的一般河流是以防洪排涝为目标,保证水环境安全。所以,随着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环境、生态的景观等功能在城市河道规划设计中的地位愈来愈凸显。因此,在生态护岸的规划布局上,一方面选取护坡的形式,另一方面也要更好地兼顾其生态景观的功能化需求。

(3)生态混凝土护坡形式:这种生态护岸形式,具有抗压强度良好的优点。此外,还采用了BSC生物制剂维持长期效果,减少了营养液和化肥的使用,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如此多样化的植物配置,呈现设计的最佳效果,使河道堤岸环境也更为和谐。

(2)混凝土联锁块式护坡:联锁板结构灵活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连锁块护坡相邻板块彼此间的结构稳固,整体性能好,同时具备一定的柔性,但是护坡外观的整体感觉较生硬。

在塘河各河段的治理方面,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比如塘河上游是土堤,为了防止河流冲击导致堤防坍塌,沿堤打下木桩、水泥桩;从三溪下游进入塘河段,设想是建设生态河道,河道采取自然修复的堤防;对于塘河中段两岸已经存在的“三面光”河段,采取河堤“软化”的方式,在河岸布设浮床,种植水生植物,增加其生态功能。塘河流域实施河(段)长责任制实施多年以来,河道及塘河水质明显提升,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见图1、图2。

3 城市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形式的选择

3.1 有关防洪河道生态护岸选择的理念

(1)以护坡植草的形式:护坡施工步骤,河道坡度比较简单,生物适水性能非常好,而且由于植物生长,达到建设生态景观河道防洪效益。但较为不足的是,植草框格形式的护坡抗冲刷能力较差,所以选取时应当考虑综合因素,权衡利弊。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是温州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管辖。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流域面积740 km2,水域面积22 km2,灌溉3.29万hm2,多年平均降雨量1 694.8 mm,年径流量9.13亿m3。

3.2 传统“三面光”河道治理的一些误区

过去,国内外在江河湖泊治理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过于强调防洪排涝功能,所以我国不少城市的河堤是硬化的,就是通常说的“三面光”,还有就是河道的裁弯取直。“三面光”提高了水的挡泄功能,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水与土的沟通和交换,使河岸失去了自然和生态恢复功能。

3.3 防洪河道生态治河的成功实例——以塘河两岸为例

城市防洪河道边坡的生态护岸形式,较为常用的护砌形式有以下几种:

根据管线纵剖面图,拟在桩号2+769.16处设置1个双向调压井,直径为25 m,高为17 m,初始液面高度14.32 m。在桩号0+892.25处设置一个单向调压井,直径为6 m,高为10 m,液面高8 m。事故停泵后,泵出口阀的关闭规律为两阶段关阀:0~11.7秒关80%,11.7~90秒全部关闭。

2014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就把加快塘河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塘河两岸”流域全面实行河(段)长负责制,并将“河长制”纳入地方法规,形成长效机制,这在当时尚属全国首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不仅有着鲜明的理论性和政治性,而且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性。怎样在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有效地理解社会,这些都是“概论”课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概论课是集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紧跟时代,都是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因此,教学模式也应经常推陈出新,要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1]而在“概论”课教学中巧妙运用时事新闻评论,可以有效地实现这种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1 曾经被污染的塘河两岸

图2 防洪河道生态治河后的塘河两岸

4 对于城市防洪河道生态护岸规划的策略分析

生态护岸属于亲水型河道的设计,首先应注意构建和谐、稳定、柔和的河流环境。其次,也需考虑到城市市民亲水的需求,在使设计达到防洪效果的同时,对于河道周边两岸的设计注入相应的生态护岸空间形态的设计,竖向设计采用高低、错落的层次感,选择河道与陆地水陆两者交融的样式。这样,才能使城市市民享受最佳环境,欣赏堤岸景观,更好地体验环境、亲近自然。

河道治理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上应总体综合布局。首先,遵循河流生态理念,整改河道“三面光”不足之处。采用河堤设计与海绵城市相融合的技术,建设完善的河流水生态循环系统,并且综合考虑一系列维管体系,如保洁、补水、防洪、治污、绿化、美化等,共同维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对于已建成的河道,将尽可能地修复河道周围的景观生态,对河道进行分段设闸,利用河道梯级槽蓄洪水,保持景观水面,打造亲水的、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生态堤、生态河,让河流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地实施排污监控,以防止形成新的河流污染。

5 结语

城市的防洪河道的生态护岸形式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程。防洪河道生态护岸的建设,对恢复和改善河岸的自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相关的项目时,应当因地制宜,注重防洪河道生态护岸的水体交换性原则、加强防洪河道生态护岸的结构体系。

从目前情况看,公司主要依靠技术熟练、忠诚可靠的员工建立和维持这样良好的声誉。当行业内许多小公司选择技术导向的竞争战略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公司现在的管理政策侧重于劳动密集战略,主要依靠拥有的劳动力,而不是最新的技术。公司过去5年的销售和利润,见表1所示。行业内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和10%。很显然,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环比增长率低于行业水平,这始终困扰着管理层。

另一方面,要遵循生态河流维管体制的功效,整改河道“三面光”,创建亲水生态河流。应结合防洪的安全、环境生态的修复、滨水景观等河道的治理任务等加以统筹规划设计,融合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以形成清澈的水体、干净优美的绿岸、人与水和谐的城市河网。在促进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同时,使城市防洪泄水、护岸生态环境更加和谐自然。

猜你喜欢
城市防洪护岸护坡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某变电站护坡现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江都区城市河道张纲河北段治理工程挡土墙设计的探讨
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洪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