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贵阳答卷

2019-03-07 03:24谭仕伦刘娟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生态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谭仕伦 刘娟

贵阳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45.3,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约1000亿元。全市大数据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208户,成为引领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8年,贵阳跻身二线城市;上榜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上榜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2018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1航站楼正式启用;渝贵铁路、贵阳至香港高铁正式开通;贵阳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贵阳环城高速正式免费;贵阳市观山湖区万达广场开业……

时光荏苒,贵阳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实体经济“乘云而上”

2018年5月,虚拟志愿者小i机器人智能交互大屏在数博会展馆、酒店、机场、高铁等迎接世界各地的宾朋,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全球29个国家共388家国内外企业的5万多名代表和嘉宾参会。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成为了贵阳一张闪耀世界的名片。

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强调:“数据的最大价值在于融合。”

贵阳市大力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万企融合”大行动为抓手,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集聚了优质资源,催生了新兴业态,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贵州兴达兴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工厂、贵州航天电器精密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等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结合大数据实现转型升级,智能机器人生产、农村电子商务、“智慧贵阳”旅游平台……一批实体经济搭上大数据的“专列”走上发展快车道,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阳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45.3,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约1000亿元。全市大数据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208户,成为引领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今,全国首个5G实验网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在贵阳启动。大数据的发展将赋予贵阳更多的智慧,带动贵阳市的经济发展继续快速前进。

交通“上天入地”

2018年12月1日,贵阳地铁1号线开通,改变了贵阳人的出行格局,也标志着贵阳正式迈进“地铁时代”。自此,贵阳交通网“上天入地”全线完善。

一直以来,贵阳都以“交通引领经济”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齐头并进,山门打开,脱贫攻坚步伐更有力,黔货出山更便捷,群众出行更顺畅,旅游、商贸、大数据、物流等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8年贵阳市开工建设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5365.8公里,工程形象进度为100%,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100%,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已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民生项目之一。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了贵阳至莫斯科、旧金山、洛杉矶等洲际航线。这一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执飞航空公司达到49家,航线241条。截至2018年12月29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实现五年翻一番。

铁路建设也不断传出喜讯。渝贵铁路、贵阳至香港高铁在2018年全线开通,贵阳至重庆铁路时间缩短至2小时,至成都3小时,至香港也仅需5个半小时。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渝贵铁路在贵阳交汇,贵阳东、西、南、北四大出口高速通道全部打通,贵阳全面融入全国7小时高铁经济圈,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生态稳步发展

贵阳市白云区泉湖公园。(白云区委宣传部供图)

贵阳市委、市政府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步伐。截至2018年12月,贵阳市已完成植树造林80.99万亩;完成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面积3490.25亩;建成公园82个;按时完成了全年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任务。截至2018年12月15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交办贵阳市的信访投诉件966件,已办结944件,办结率97.42%。

对于生态,贵阳市管护结合,编制印发了多项方案规划,保护区域内森林环境,整治区域内大气污染,全面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率”和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任务,按时完成全年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任务,启动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百余次,发现处置大气污染问题千余起。国家环境通报部通报在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中,贵阳空气质量2018年全年排名第11位。

绿色,是贵阳的底色;生态,是贵阳的名片。贵阳市抢抓全省、全国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全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着力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

市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生鲜超市的南瓜、白萝卜、卷心菜等蔬菜,都是九毛九一斤,有时‘一元销售区’还会有别的菜。”在家住观山湖区的曹瑞琴看来,贵阳市惠民生鲜超市里的蔬菜便宜又新鲜,还不担心缺斤少两,这让她感觉生活便利许多。

2018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围绕“降菜价”和“大市场带动大扶贫”两大核心目标,建成153家惠民生鲜超市,实现行政社区全覆盖;为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有序推进实施“百校攻坚计划”“乐童计划”“三名工程”;截至2018年11月,贵阳完成省、市级棚户区改造项目共203个,改造户数共计95104户;累计建成10.16万套公租房,分配率达到96.1%。实现贵阳市民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殷切希望。

贵阳新增“互联网+政务服务”110项,全力推动贵阳市便捷支付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贵阳市12315智能服务平台,在政务服务、售后维权等方面方便老百姓;打造“医疗机构+药店+网络平台”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和人口健康云,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卫生和医疗服务;建设全市“人像大数据”系统,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治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2018年前三季度,贵阳GDP达2717.3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全市农村常住居民和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965元和26475元。截至2018年11月,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8.4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7.19万人、医疗保险229.46万人,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应保尽保。

这一年,贵阳市不断推进“十件实事”民生项目,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人民群众过上真正美好生活,创造实实在在、稳定持续的保障。

2019年,贵阳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打造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生态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夕阳下的鸟影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