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水 兴水润州

2019-03-07 03:24陈贵忠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黔南黔南州水务

文 / 图_陈贵忠

累计投入17.89亿,实施项目5429处,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供水水厂23座,全面解决城镇供水问题;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8座,满足城镇快速发展需要;完成水务投资157亿元,累计建成各类水务工程4711处……

改革开放40年来,黔南州水务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惠及广大群众,为构建“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和支撑。

40年来,治水思路由“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黔南水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逐步形成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为核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调配水量分配制度为手段的现代水利建设形式。

40年来,水利工程建设蹄疾步稳。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3个五年期,黔南水务水电总投入达146.14亿元。全州紧紧围绕国家烟草援建项目规划、国家抗旱水源规划、西南五省区骨干水源工程规划、贵州省“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大力推进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和三年行动计划,全州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州累计建成各类水务工程4711处,其中:蓄水工程302座,提水工程3245处,引水工程1164处。水库总库容达87556.1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递增至285万亩。

黔南州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惠及广大群众。图为都匀三江堰俯瞰。

40年来,防汛抗灾预警预报机制逐渐完善。成立了州、县、乡、村“四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功应对了2000年和2007年大洪灾、2008年特大凝冻、2011年特重旱、2013年重旱及2015年“6.9”强降雨、2016“厄尔尼诺事件”、2017年“6.30”和2018年“6.22”强降雨等极端气候灾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防汛抗旱资金近百亿元。

40年来,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完成水务一体化、山区现代水务、农业综合水价、小型水务工程产权制度等专项改革,成效位列全省前列。有效推进基层水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镇基层水务服务机构全覆盖。积极探索建立水利工程“建管养用”一体化机制,实施完成惠水涟江、贵定云雾、龙里湾滩河、罗甸火龙果基地、福泉黄丝江边试点等山区现代水利示范区建设。

40年来,创新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抢抓黔南州2014年列入全国105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机遇,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水生态文明项目建设90个,完成投资73亿元。建成了都匀三江堰和杉木湖、福泉沙河、惠水涟江等一批水生态示范工程。连续举办五届“水生态文明·黔南论坛”,品牌效应持续绽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技术评估验收获“优秀”等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6、2017年度增比进位指标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指数均获全省第一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全覆盖,出台6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机制。创新出台《黔南州河长制工作派工单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河湖污染整改力度。全面推进环保等八个行业重要河流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猜你喜欢
黔南黔南州水务
春日花田映红颜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谱写赶超跨越、繁荣发展新篇章
浅谈新形势下水务内部审计工作
中环水务 谨慎扩张
山水黔南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