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方寸之地 言说刀情笔趣

2019-03-07 05:26刁正勇
云南画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翰墨印章篆刻

刁正勇

《三字经篆帖》是刘承玮先生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呕心沥血,用篆刻形式贡献的一份瑰宝。篆帖成章一百一十八枚,将《三字经》一千四百一十六个字,栩栩如生呈现在世人眼前。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蕴含着先人的无·穷智慧,印章亦是其中的重要体现。《释名》载:“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印章艺术逐渐从实用走向审美,经过文人、艺术家、爱好者等继承发展形成当下的重要艺术门类——篆刻艺术。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成为中华视觉文化谱系中十分重要而绚烂的一支。在高度视觉化、读图化、信息化的今天,.弘扬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无疑有显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云南著名企业掌门人——刘承玮先生。幼年即好翰墨篆刻,早年虽时有操习,然,或囿于生计,或羁于社会责任,纵然钟爱于斯,奈何时时偏废而不得潜心为之,甚以为憾。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先生一生韶华均付与社会,执掌之企业渐壮大至滇中名流,众项目拔得云南 至全国之头筹,却不幸于花甲之年身患顽疾。幸先生达观豁达且泰然自若,当祸为福,以疾炼志,毅然移交帅印,退出擎旗之列,飘然归隐文化清养之乡。顿悟留痕于世,方拾刀而上,再续少时与篆刻艺术的不解之缘。

十余载斗转星移,先生心怀余裕,栖情物外,悠然淡适于钟爱一生的翰墨篆刻之中赏玩清谴,虽时时为病痛折磨,然精神世界惠风和畅,天清气朗。于笔墨之间,方寸之地,为书治印,精品迭出。在由云南美术出版社相继出版《方寸之地》《欣篆千枚》等个人篆刻作品集后,《<三字经>篆帖》顺利结集出版。先生自序:篆刻,古之经典,天趣朴拙;可识古文,又可练字、醒脑、活手;少长成宜,趣味盎然……本作品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三字经》的主要内容,用篆刻印章及自书书法的形式言说先生对《三字经》的潜心阅读、深刻感悟和精髓要义。全书汇编118枚篆刻作品、118幅作者自书释文书法作品、118枚印章的边款面等内容,十分丰富,集先生篆刻、书法之大成。编辑出版过程中配有解释文字,各年龄层读者均可获得各自的阅读体验。

刘承玮先生以“樵夫”为号,恰合于朱景素《樵夫词》之情愫:

白云堆里捡青槐,

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

竟挑蝴蝶下山来。

刘承玮先生编著的“掌上国学系列”之《(三字经)篆帖》已于2019年4月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观先生《(三字经)篆帖》汇编作品,翰墨之韵散出沉香,方寸之地滋生盎然。先生执刀稳健,运刀沉着自信,印面的生动气韵、小心布局尽显大家风范。冲刀、切刀、单刀、双刀等篆刻刀法均有体现;入印文字涵盖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象形文字等;方形印中,白文、朱文、朱白相间、朱白错落等艺术形式均有体现。行书书风洒脱肆意、古朴厚重,自成一脉。作品集中,每一组作品由印面、作者自书释文、边款构成,全面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篆刻艺术造诣、书法修养和引人人胜的人生感悟。可见先生涉猎之广泛,技法钻研之纯熟,表现方式之多样,令人钦佩。在这些数量庞大、风格多样、技艺高超的篆刻和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先生达观的心态和纯粹超然的艺术追求。

书法、篆刻二绝乃古之经典,先生借以言情咏志,雕刻时光,谱写一部生命自由的巨著。《<三字经>篆帖》当再次为诠释先生书篆之情致,运刀之匠心,书法之飘逸,意境之赋彩,窦乃应物象形之大观也。

让我们走进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长廊,重新阅读经典——《三字經》,且观且感悟。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猜你喜欢
翰墨印章篆刻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西安碑林
学书有感
印章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
翰墨闲趣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