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2019-03-08 03:21田兴华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期管线设施

田兴华

(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青岚安置房项目是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用地东面为海棠北路,西面为昌西大道,北面为空地,南面为青岗村。占地规模、建筑规模和地下室规模分别是 31 020m2、110 849m2、21 186m2。项目包含:3栋23层住宅楼,高67.4m;4栋11层住宅楼,高31.9m;1栋3层幼儿园,高11.4m;整体地下车库,高3.6m,能容纳850户,停车位共707个。

2 准备工作

2.1 策划

项目管理团队在施工中运用BIM技术,借助前期已经搜集的数据及信息,完成比较、分析,并且进行整理和汇总,进而明确研究方向及试用内容。研究方向和重点应是安装中综合管线设置的碰撞检测及精装修配合,完成管线的优化,并且运用专业的设施及器材,实现设备之间的深化等。

2.2 准备

组织项目部、研发中心等工作者根据BIM软件商的建议,设置了BIM工作室。并且由于现场电压的稳定性较差,环网挖掘会导致电线电缆被严重破坏,进而使数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下降,因此,工作室会设置大功率的UPS电源。若出现断电事故,也能有效防范对项目的影响[1]。工作室应定期完成数据的备份处理,并且运用刻录的方式有效保存于光盘,使实验数据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3 BIM的应用

3.1 进场准备阶段——图纸检查

借助三维建模方式,及时将图纸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到设计单位,并且在结束建模后,指派经验丰富的系统工程师对三维模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且处理系统设计问题,还能整理节点难题,改进评价的影响,该项目地下室设备之间安装BIM模型(局部)如图1所示。

图1 该项目地下室设备间安装BIM模型(局部)

3.2 施工阶段——BIM模型的实时维护

1)碰撞检查

以往作业管理中,运用二维平面图纸,各种系统的管件碰撞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容易出现差错导致返工,造成资源浪费,延长施工工期,并且提高工程造价。借助BIM模型能便捷地分析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碰撞状况,在这个工程中,显示人防地下车库机电安装项目中进水管和风管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碰撞现象,如图2所示。消防系统和风系统出现碰撞等现象,应借助条件及标准的变更,及时完成BIM的维护工作,防止出现严重的返工现象,进而降低产生浪费的概率。

图2 人防地下车库机电安装工程中进水管与风管发生碰撞

2)精装修配合

综合精装机构天花以及其排砖图,完善机电尾部点位以及装置管线追位,使用模型模拟确立规划的过程中,找到使用性能与美观相结合的关键点。

3)管线综合改善

该工程BIM团队在“建模-碰撞-调整”的本质运用形式上向作业场地的关键需求靠拢,紧密契合图纸审核、模型构建、立项申报、调节会议、优化施工图以及转变洽商等对应的过程,让管线整体模型取自现场再回归现场。依照高效的分包控制体系,让总包与各个分包机构都积极参与到建设机构管理下的机电管协调常规项目中[2]。

在管线综合改善中,依照严格的技术服务,将推进的环节开展到位,规范控制手段,为作业项目提供切实的经济效益以及保障。

4)装置编制以及设备间的优化

就装置编制作参数化建模管理工作,为各种装置设备提供精致的调节规划,为装置型号选取以及在招标购置环节中取得详细的信息以及数据提供保障。

3.3 竣工交付阶段——BIM模型的提交

项目部基于各项建设的数据、信息及资料,切实完成了竣工模型的建设工作,并且增加了各项设施、能耗、安全及运行等新数据及信息,将在前期建设过程中保存的冗余数据及资料、信息删除。在现代化科技的基础上,将数据模型转换成运维管理单位需要的格式,进而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提供基础及借鉴,使后期施工管理工作能更加便捷、顺畅地进行。

3.4 取得的经济、社会与综合效益

BIM在该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使项目在各管理条线中精确、高速地得到所需要的各项基础信息及数据,进而使负责人的决策具备可靠的依据;BIM的虚拟三维模型及3D、4D数据库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项目的进度,有利于项目造价、安全、质量掌控及项目难点反馈等;工程各个阶段管理之间的合作、共享能更加完善,进而使施工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借助BIM、网络科技及云技术等的联系及运用,与项目部实现信息上的对称,进而能精确、及时地下达指令,使沟通费用下降,工程管路能真正做到精细化,打造业主和项目部之间的双赢局面。本工程运用BIM技术使管理的精细化进程得到推进,并且获得领导与业界的赞赏,其经济与社会效益都有显著的提升。

此外,借助BIM建设技术能在实际建设中使管线碰撞、精装修、专业设施采购与设施间深化等各个层面得到较大的完善,基于施工中显示的各项对比剖析结果,企业的返工率有极大地降低,建材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避免,极大地缩减了人工成本,并且项目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3]。

本工程的研究成果具备显著的应用价值,就地下室设施间来说,分析其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地下室设施间空调专业的工期直接缩短了10d,而通风专业缩短了5d,给排水专业缩短了4d,总工期缩短至55d。BIM技术平行施工消防泵机房节省人工费用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运用建筑模拟信息建设工艺,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建设造价,地下室设施间的工期相较于规划工期来说,已经缩短了10d,并且工期的节省率是15.38%,人工成本节约了45 400元。

总成本核算:地下室设施间的成本节约(节约人工成本)45 400元。

地下室设施间人工成本节约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工程运用BIM后的经济效益获得极大的提升,工程运用BIM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综合管网等建设的一次成型率,并且节省的总费用达到了800万元,项目建设质量及水平得到了有效保障,并且很多区域的设置达到了科学、美观的效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工程的顺利运行,最终获得甲方及监理的广泛肯定。相关职能管理机构已经多次组织建设企业到该工程上参观并且学习,还将其作为标准及模范进行学习和推广,其社会效益也在这种学习和推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4,5]。

表1 地下室设备间实际作业人员工期表

表2 BIM技术平行施工消防泵机房节省人工费用表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BIM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相关结论:工程建设中运用BIM技术,能在很多施工层面上不断完善,得到显著效果,进而使综合管网等作业做到一次成型,切实保障分项项目的作业质量,并且外形的美观效果也能达到,还能有效促进工程实施的顺利运行,进而获得甲方、监理等机构的好评及肯定。

猜你喜欢
工期管线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