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蓥”之光

2019-03-08 03:01江菲
博客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人类国家博物馆异乡

江菲

2019年1月29日,出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晚期,在169年前被从圆明园掠走的虎蓥,正式在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国家博物馆为这场以它为主角的展览起名为“新时代·新命运”,语句简朴,仔细揣摩,却又似有深义。

“虎蓥”的漂流和回归,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甚至有一段时间,它似乎已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鲜有人记得它曾存在过,直到2018年3月英国坎特伯雷拍卖(Canterbury AuctionGalleries)的展览,唤醒了这段尘封的记忆。

相比其在本国被掠夺、在异乡被拍卖的流浪史,更值得感慨的是,中国在对待流失文物的态度上,变得越来越成熟

被鉴定为中国圆明园遗失文物后,中国政府为追索回这件珍贵的文物,做了大量外交、司法、舆论、民间及商业上的努力,终于促成买方将其无条件捐贈给中国的结局。

虎蓥的归家之路,也是中国近代流失文物的命运缩影。但相比其在本国被掠夺、在异乡被拍卖的流浪史,更值得感慨的是,中国在对待流失文物的态度上,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积极和主动,越来越充满理性的自觉。

民间文物收藏家钱伟鹏的个人经历,正是这个历史过程的旁白。从被国家派驻的文物回收专家,到与香港黑帮斗智斗勇“要”回文物,再到集合民间商业力量,主动出手购买、追索流失文物,钱伟鹏及其同行人不只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还有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深情。他说,在全世界寻找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宝贝过程中,他们与这些宝贝“心有灵犀,一见钟情”。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的不完全统计与估算,目前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共收藏有流失的中国文物164万件;而各国博物馆中的收藏,大概占中国流失文物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流失海外的文物被收藏于民间。以此推算,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近2000万件。历尽波折,“虎蓥”回家,但更多国宝的回家之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宝藏,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这种历史在宏观上当然也属于全人类。但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的制作者和所属者,一个文物所记录的文明之光,将以何种方式与全人类共享,理应由它的所属者来决定。而在布满战争枪孔的历史结束后,通过对话、协商、经济等手段,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地重获流失文物的所有权,也成为其文明之光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虎蓥”回家的故事,确是这个新时代最有价值的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全人类国家博物馆异乡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关于献血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