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已悄然来袭

2019-03-08 14:21厉瑾琼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口病疱疹荨麻疹

厉瑾琼

秋冬季节替换之际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在幼儿园,往往通过“三检”(晨检、午检和离园检视)进行预防排查,发现疑似病情马上隔离。这引起了爸爸妈妈们对传染病的特别关注,也提出了一系列疑问。那么,请跟着我们了解一下吧。

在家时,怎么防止被传染?

为了遏止传染病的蔓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预防。

●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在空气质量不良的情况下,可采取机械通风,也可使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

●打喷嚏时要用手绢捂住嘴和鼻子,没带手绢时可用面巾纸,避免飞沫传播。如果直接用手掩住,要马上洗手。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手时应双手交叉揉搓,最少持续15秒,并使用纸卷进行干燥。

●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加强户外体育锻炼;膳食要合理,以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调整好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

●夏末秋初,气温变化较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原则是:衣物慢慢加,宝宝比大人多1件,早晚比中午多1件,活动时比安静时少1件。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预防接种。

有些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十分相似,如何鉴别?

分辨常发传染病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明白它的一些特征便很容易。

水痘VS荨麻疹

●水痘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极高,一般会出现发烧,口腔黏膜也会发生损害,往往头部出现皮疹较多。

●荨麻疹发生于四肢、躯干、颈部或臀部,有不规则的散发或者成群的分布,一般都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在夜间瘙痒症状特别严重。荨麻疹不具有传染性,一般适当的治疗可达到治愈,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荨麻疹的症状跟水痘很相似,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荨麻疹一般多发于夏季,会反复发作,没有传染性;而水痘多发于秋初,没有瘙痒感或微痒,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VS疱疹性口腔炎

●从疱疹的分布看:手足口病的疱疹一般存在于口腔和手足臀部,疱疹性口腔炎分布在口腔内,而疱疹咽峡炎则多分布在咽部和软腭部。手足口病在口腔的分布和疱疹性口腔炎差不多,所以一旦看见牙龈和两颊黏膜上有疱疹存在的,便可排除患上的是疱疹性咽峡炎。

●从疱疹本身的特征看:疱疹性口腔炎的疱疹周围有红晕,肉眼很容易看出,除此之外,溃疡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而疱疹性咽峡炎会在咽部和软腭部呈现鲜红色,且疱疹周围有红晕,溃疡上并没有黄白色覆盖物。手足口病的疱疹多为圆形和椭圆形,疱疹形态扁平凸起,质地较硬。

●从伴随症状看:疱疹性口腔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在发疹时会出现发烧的现象,手足口病并不一定会出现,但是手足口病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即,疱疹会先出现在口腔内,之后的1~2天会逐渐在手、足、臀部出现。

若宝宝确诊了,家里怎么消毒?

不同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及消毒重点不一样,所采取的消毒措施也就有所不同。

●类似流感、手足口等呼吸道传染病,消毒的重点是室内空气和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对室内应加强通风换气,患儿分泌物污染的墙面、地面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按照消毒液说明来配比)进行擦拭,再用清水擦拭一遍。

●类似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消化道传染病,消毒的重点是患儿的餐饮具、排泄物及呕吐物。餐饮具可采取开水煮沸15~30分钟进行消毒,一般首选热力消毒;排泄物、呕吐物等可用消毒剂消毒后再倒入厕所的下水道。

●类似红眼病、水痘等直接接触性传染病,消毒的重点是患儿使用的有关物品。可采用7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日光曝晒4小时以上、消毒剂擦拭或浸泡30分钟等方式进行消毒。

孩子接种过水痘疫苗,为什么还患病?

水痘疫苗能在一定时间内帮助孩子抵抗水痘病毒的传染,但不能完全阻止水痘发作。家长不能因此排除患水痘的可能性。不过,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宝宝患上水痘后,病情相对较轻,水痘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也会降低。一般来说,在自然感染水痘后会终生免疫,但即使得过水痘,成年后也有患带状疱疹的可能。

患过手足口病,以后还会不会复发?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多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同的抗原,所以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抗体也不存在交叉免疫能力,得过一次手足口病,还有可能再得由另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猜你喜欢
口病疱疹荨麻疹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说说“上火”那些事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