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表演要让观众笑有所思

2019-03-09 08:22姚尧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
杂技与魔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杂技肢体

◎ 文︱姚尧(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

(第二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学员论文)

在世界著名杂技团体的演出中,滑稽演员都是整场演出的灵魂人物。但是,与不断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的高空杂技、地面杂技相比,我国的滑稽表演成了眼下最大的弱项,造成中国杂技“舞台上不缺超人缺小丑,台下不缺掌声缺笑声”的尴尬局面。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上越来越需要幽默和快乐。滑稽节目表演形式活泼,雅俗共赏,在杂技舞台上不仅能以独立节目出现,还能承上启下,起到串联剧情线索、烘托全场气氛的作用。观众在欣赏滑稽表演时,可以舒缓观看杂技的紧张、惊愕情绪;滑稽表演夸张的动作、荒诞的扮相、戏谑的玩笑,可调动观众的参与兴趣与放松心绪。

在欧洲杂技界,与观众幽默互动的滑稽类节目,在所有杂技马戏节目中占20~40%的比率。然而在国内,专业杂技院团中的专职滑稽演员寥寥无几,杂技马戏学校专门的小丑表演专业更是没有。从业人员少,创作队伍萎缩,原创力极低,使中国滑稽艺术陷入窘境,严重制约了中国杂技市场的扩容。

2018年,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有15个省区市报送的38个滑稽节目进入初评,其中新文艺群体和个人参赛节目占68%以上,体现出近年来新文艺群体的蓬勃发展和可喜进步。经过评委会认真评审,最终全国10个省区市的11个滑稽节目进入决赛。同时,主办方还邀请多个国外幽默滑稽表演团队,为广大观众奉献精彩的滑稽节目。

这次参赛节目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天津市杂技团选送的原创滑稽节目《三个和尚》。该节目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充分运用杂技“顶花坛”“滑稽小丑”“魔术”等专业技巧,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救火,三人合作打水等情节,既批评了推诿扯皮行为与思想,又倡导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令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有所反思,这也是滑稽节目的一种高级呈现。该节目获得本届滑稽比赛的唯一奖项。

外国参演节目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垃圾箱兄弟》令笔者印象颇深:三位演员在没有任何台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垃圾箱道具的各种特点,通过肢体动作产生戏剧效果,引起观众的阵阵笑声。来自西班牙的《滚环》节目,表演者将滑稽与滚环相结合,不仅展示了娴熟的滚环技术,还体现了幽默的肢体语言,节目编排新颖,故事情节完整,让观众有清晰的观看路线。

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的参赛节目《奇幻之夜》像是一个技术展示的节目,但演员的技术质感平淡,肢体语言和情感没有融合一体,想要表达很多内容,累加到一起却适得其反。还有参赛节目《我心中的玫瑰花》,表现了落魄单身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仅是向往,并没有为实现向往而做出什么努力,最终从美梦中醒来,一切都没有改变。

现代观众看滑稽节目,已经不囿于搞笑,追求的是节目在服装、道具、专业技术上的综合表现。有时过多的技术展示,观众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巧妙。滑稽的精髓,就是把一切正常的变得不正常和不可思议,给人一种猜想,利用生活中一切可能的物体和观众交流互动。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滑稽表演艺术家,我们的差距在内功。内功的修炼需要全方位的。首先,一个成功的滑稽人才需成为杂家,肢体动作要协调,心理独白能力要强,要具备自由发挥的灵活度,表演情节设置要合理;其次,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表演互动,常演常新才能有持久魅力;再次,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也很重要,不过度表现、不过分夸张,能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甚至在笑过后流出泪水,才是真正有功力、有内涵的滑稽表演。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于2014年和2016年成功完成了两项国家艺术基金关于滑稽表演人才的培养项目。组委会办公室聘请国外教师为学员传授西方滑稽表演理论、滑稽节目的知识等,旨在培养对滑稽表演有独到见解的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和尚》表演者中的一位就是2014年滑稽培训班的学员。

寄希望于中国滑稽发展得更好,我们需建立起推动滑稽艺术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各项大型赛事和活动中为滑稽表演提供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唤起国内杂技教育者对滑稽艺术的重视,提升业界对滑稽表演创新发展的关注。

猜你喜欢
杂技肢体
高空杂技
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海上杂技大师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老鼠演杂技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