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核医学本科教学面临的问题

2019-03-09 11:58郑家深黄泽礼黄琦杨昌伟王攀李雪冯泽龙
医学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科核医学教学

郑家深 黄泽礼 黄琦 杨昌伟 王攀 李雪 冯泽龙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核医学仪器及核药物领域的不断快速进步,核医学已发展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核医学分子功能影像及核素治疗与各临床科室密不可分,新形势下医学生的核医学教学需求逐步增加,同时面临多种困扰及难点。本文就新形势下核医学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期待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模式,以培养更多新型综合性临床医人才。

关键词:核医学;教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1.007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1-0020-03

Research 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blems in Nuclear Medicin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ZHENG Jia-shen1,HUANG Ze-li2,HUANG Qi1,YANG Chang-wei1,WANG Pan1,LI Xue1,FENG Ze-long1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Subject One2,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563000,Guizhou,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instruments and nuclear medicine, nuclear medicine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sub-discipline of clinical medicine. Nuclear functional imaging and radionuclide therapy are inseparable from various clinical departm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mand for medical students' nuclear medicine teaching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facing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nuclear medicin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looks forward to continuously exploring practical and feasible teaching reform models to cultivate more new comprehensive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

Key words:Nuclear medicine;Teaching;Undergraduate

核醫学(nuclear medicine)是用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基础、临床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及医学科学研究。随着核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促进了医学学科的发展,核医学涉及领域之多,基本贯穿临床各专业学科,如心血管核医学及肿瘤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泌尿系统核医学、神经系统核医学等,目前核医学技术快速发展,随着分子核医学,图像融合新技术的发展,核医学已经发展成为核医学分子影像医学,并在临床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核医学涉及核物理基础、核药学、体外分析、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学科,学生学习难度大,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让医学生掌握核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并能与临床学科相联系,是核医学本科理论教学的重点。目前高校本科核医学教学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综合分析的诊治能力。且随着核医学仪器及核药物的不断发展,核医学知识内容需不断更新,对教学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浅析新形势下核医学本科理论教学面临的问题,期待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以培养更多新型综合性医疗人才。

1 新形势下对核医学人才的要求

随着核医学技术在医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医学已发展成为诊断和治疗并重的临床学科,核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核医学显像仪器从早期扫描机,发展为至今的双探头及三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仪器功能和质量以发生了很大变化,且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同时,核医学示踪技术伴随着分子核医学的发展,为疾病诊断、治疗和疾病研究提供分子水平功能影像及分子水平治疗手段。目前,核医学在发展中不断融入相关医学学科,并不断更新和完善本身的理论和方法,核医学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出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核医学人才。

2 核医学本科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陈旧  核医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伴随医学仪器的发展,在临床中核医学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教学内容已明显涵盖了临床各学科,使得核医学教学内容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目前的教学方式却还并没有改变,仍然采取之前的教学模式,势必与现今的教学内容产生冲突。

2.2谈“核”色变  由于对核医学的宣导及了解的缺乏,导致许多学生谈“核”色变,对核医学一开始就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2.3考核标准不适应培养新形势下人才需求  目前考核一个学生的能力均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标准,且考试内容均具有片面性,根据教师平时授课勾画的考试范围重点,死记更背,这种考核标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而且缺乏临床实践考核,学生大多只以应付考试为主,而缺乏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

2.4核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生的主要课程  大部分高校的医学生主要是影像医学专业是必修课,其他的医学专业作为选修,而且很多学生选修核医学前,均不了解什么是核医学,核医学在临床上有什么作用,所以学生不重视,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困达到教学的目的。

2.5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核医学教材有24章节,但教学仅有22学时,而且课程安排又在临床理论课之前,这使得教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很难理解,学生也以应付考试为主,最终导致学习完后学生对核医学的内容不清楚,无印象,无法体现教学的效果。

2.6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薄弱  核医学教师在平时不仅要面对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又要兼顾教学任务,因此,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沿用旧的教育方式。教学活动均以教师为主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准备教案,幻灯上制作一些典型的图片案例来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培养,都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轻视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切实转变旧的教学方式,更新观念,积极整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方法,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7目前的核医学教学缺乏人文教育  医学教育不仅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针对性的培养人文素养,医学生将来面临的是医疗服务,在医疗实践中能和谐处理好医患关系,因此,医学教育因专业的特殊性,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2]。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在过去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医学课程繁多,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新形势下,为了适应新时代医学教育,注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如何将核医学专业带教与医患关系教育相结合,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3 核医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

3.1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刻不容缓  在新形势下的核医学教学实践中,就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调动教师和医学生间的医学教学评价活动[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师生间相互评价,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还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没按定期、日常、学期、学年等组合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只是单一的学期评价方式,而这些单一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是无法做综合性的评价[4]。因此,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刻不容缓,比如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BL),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习效果,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评价体系相比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3.2加强“核”医学的正确宣导  核医学因自身的一些特性,导致大多数人谈“核”色变,比如辐射安全等,导致学生在进入核医学临床实践前就有些畏惧,使得学生缺乏积极性,最后的结果是临床实践能力较低。因此,正确的宣导核医学,普及辐射安全相关知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3增加相应的临床实践考核  核医学设有门诊、SPECT/CT中心、核素治疗室、体外分析实验室等工作岗位,均具有不同的核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要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立相关的实践考核,不能采取以往的纯理论考核方式,既要考察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也要考察其实践动手能力。

3.4树立明确的核医学地位  核医学发展至今,不管事临床的诊断治疗上,还是在医学研究如基因、受体的研究上,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医学发展上的地位是明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展示核医学的价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核医学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5合理安排核医学教学课程  核医学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是客观事实,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核医学的课程十分重要。核医学教学可与诊断学、影像学等其他相关学科同时进行,或在其之后,让学生把核医学知识与其他临床学科结合,这样更易于理解,也更容易强化对核医学的记忆,提高学习的质量。

3.6积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素质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提高师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全国有关核医学的会议,及时补充新观念、新技术、新进展。年轻的教师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始制定培养计划,力争尽快提高核医学业务水平,同时核医学的教师应做到临床医疗工作与教学工作并重,这样才能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核技术在医学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核医学课程已大量开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是必然的,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匮乏,必须加强核医学学科的建设,尤其是核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基地建设。因此,提高核医专业教师的素质,适应新形式下新教改共同发展。在平时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宣传核医学在当今临床中所占有地位以及学科间的融合,同时通过科研思路讲解,启发学生科研思维。核医学的教师应做到臨床医疗工作与教学工作并重,这样才能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7加强核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需要长期引导和培养,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素质教育是密切相联系,对医学生的人格、修养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具备医学知识底蕴,职业道德情操,更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医学发展与人文学科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中的认知价值、审美价值都是人文医学的精髓,随着交叉医学科间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但要为患者提供疾病的防治,解决生理疾苦,而且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医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运用,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及高度的责任感,在具有这些专业素质外,在人文素质方面还应更加强化。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在临床医疗工作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人格及生命价值,体现了医学生在医疗职业教育理念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医学人文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把医学理论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运用到临床医疗服务中,不断的去感悟和领会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5]。

4 总结

随着核医学不断发展,面临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不断更新观念,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必然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目前学科建设方面,科研是促进学科发展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新仪器、新思维、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呈现,核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只有不断的对当前教学模式形势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辅以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育过程[6]。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教育相互融合,结合本专业特点,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中引导医学生要注重如何关爱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培养医学院校学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当今是要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在教学中紧密与科研相结合,核医学教学的模式及内容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删减,更新核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核医学是一门与临床紧密相关的学科,我们要加强实践临床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更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提出相关问题和思考,以培养学生运用核医学的能力,为核医学的发展提供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学,高再荣.核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张传标,路学一.当前国内外医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管理,2015(3):174-177.

[3]吴继君.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7(21):69-70.

[4]白侠,王雪梅,刘文娟.核医学教学模式初探[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05-307.

[5]任天波,张熄.临床医师医学人文认知缺失与教育重构[J].医学与哲学,2016(12):76-78.

[6]付巍,卢彦祺.核医学本科教学考评体系的创新与改革[J].教育觀察,2018(9):114-116.

猜你喜欢
本科核医学教学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中美临床核医学现状比较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