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分析

2019-03-10 19:34张冠王静至方昱
上海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用药频度

张冠 王静至 方昱

摘 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建立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的表格进行排序并且分析。结果:两年内口服降糖药用量及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大部分药品的限定日费用呈现减少的趋势。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用药金额居前3位;其中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金额居前3位,而且用药总金额达到每年口服降糖药物的90%以上;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用药频度居前3位。结论: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比较合理,联合用药时注意交待应用时间。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中图分类号:R977.15; R969.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03-0025-04

Analysis of the use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during 2016-2017

ZHANG Guan*, WANG Jingzhi, FANG Y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Shanghai 20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of outpatient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The data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 use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collected by a hospital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ir sales volume, sales amount, frequency of medication and limited daily expenses in outpatient pharmacies were sor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an analytical method using the defined daily dose recommend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n indicator. Results: The dosage and sales amount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in two years however, the limited daily cost of most hypoglycemic drug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The dosage of sulfonylurea, post-glycosidase inhibitor and guanidine was in the top 3, in which, the sales of acarbose,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metformin ranked the top three, and furthermore the total sales of medication reached over 90%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every year. The frequency of medication of metformin, repaglinide, and pioglitazone metformin were the top 3.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is reasonable.

KEy WORDS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DDDs; DDC

目前,糖尿病用藥的销售金额仅排在肿瘤药物之后居第二位。在全球糖尿病药物花销前十的国家中,中国位列第二。中国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还较低,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安全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迫在眉睫。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十分广泛,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在单一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就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不仅能够协同加强疗效,而且还能完善互补机制。因此,开展口服降糖用药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的控制率和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来源

通过HIS系统查询上海市同济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DDD)排序法进行分析统计,其DDD参照《新编药物学》(16版)[1],书中未提及的可根据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药情况来确定。

用药频度(DDDs)可客观地反映某药物的使用频率和临床应用情况,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2]。限定日费用(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压力越大。将用药总金额和DDDs进行排序,得出金额排序/DDDs的比值,可反映该药物能否与用药人数同步,比值趋近于1.0时,表明该药物同步性良好。列出其DDD,再计算出DDDs和DDDc:DDDs=年销售总量(规格×销售数量)/DDD值;DDDc=总销售金额(零售价×销售数量)/DDDs。

2 结果

2.1 销售金额、排序及构成情况

上海市同济医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连年上升,2017年较2016年增长了40.48%,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及构成比见表1。

2.2 各类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

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剂的用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磺酰脲类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增长较快,胰岛素增敏剂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表2)。

2.3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DDDs排序

口服降糖药DDDs排名前三的是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片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金额排序/DDDs排序除了伏格列波片和阿卡波糖片<1之外,其他都≥1(表3)。

由表2、表3可知,上海市同济医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阿卡波糖所占的比例最大,DDDs排序靠前[3];销售金额排名第二的二甲双胍片其DDDs也排名第二,表明其用药频度较高;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的销售金额虽然排名第四,但其DDDs却排名第一,说明其用药频度非常高;磺酰脲类中的格列喹酮销售金额最低,DDDs也排名最低。

2.4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DDDc及其排序

口服降糖药DDDc排名前三的是阿卡波糖片、格列喹酮片和伏格列波糖片(表4)。

3 讨论

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4]。当患者不适用二甲双胍时,可选择的药物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或胰岛素增敏剂。当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时,血糖仍不达标,则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DPP-4抑制剂作为第三选择。由结果可以看出,二甲双胍在上海市同济医院销售金额及DDDs均排名第二,说明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其DDDc排名第九,表明该药物不仅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瑞格列奈1998年作为“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剂”上市,它是一种促胰岛素分泌剂。据临床试验[5],该药物单药的降糖效果不如磺酰脲类药物,所以该类药物经常和其他降糖药一起使用。其销售金额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虽然排名第四,但DDDs却排名第一,表明该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被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二甲双胍联用噻唑烷二酮类是最佳的选择。相对于罗格列酮而言,同为噻唑烷二酮类的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使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死亡的风险更低[6],因此,吡格列酮的销售金额排进了前十位。这一联合用药可能促进了复方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上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均为第三,说明该药物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结果可以看出,格列美脲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喹酮片、二甲双胍片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的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均为1,说明同步性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为良好。瑞格列奈的比值为4,说明该药物的价格较为经济,它是一种促胰岛素分泌剂,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促进患者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曲线的恢复,其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比较靠前,同步性也比较好,价格适中,所以在临床上较多使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片的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为0.25,相对于其他药物的比值来说较低,说明其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该药物能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 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 减少并延缓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 对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单独应用磺酰脲类或双胍类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者, 可联用阿卡波糖[7]。一项非劣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应用阿卡波糖单药治疗与二甲双胍具有相似的降糖效应,故阿卡波糖可作为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治疗的一个可行的选择[8]。阿卡波糖片属于口服类降糖药中的α- 葡萄糖糖苷酶抑制剂,该药物的特点主要包括降低血糖较为平稳、安全性较高,并且还可以降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是少数口服降糖药中可干预糖耐量受损的一种,所以较为广泛地被应用,该药物销售金额排名第一属于意料之中。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卡波糖片还可降低空腹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其用药频度排名第四。

磺酰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应用最早、品种最多、在临床上应用也较为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但在上海市同济医院,磺酰脲类药物的使用率并不是最高,名次反而稍许落后,可能是由于服用磺脲类药物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并且使体质量增加,而且这些症状往往与药物本身的特性相关。研究显示,格列本脲导致的低血糖风险较高,而格列吡嗪引起的体质量增加较多[9-10]。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体质量增加和低血糖是禁忌,所以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注意血糖和体质量的变化,并且,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或许会出现继发性失效。由于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B细胞从而释放胰岛素起效,而长期的刺激可能会使B细胞功能继发性衰竭[11],致使该类药物刺激无效,所以磺酰脲类药物的使用率并不是特别高。

综上所述,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以二甲双胍为首选治疗药物,此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餐时血糖调节剂在我院应用前景较好,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DDDs也很高。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并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口服降糖药,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从而增加临床用药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64-275.

[2] 曹磊, 祝德秋, 方昱. 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分析[J]. 上海医药, 2018, 39(1): 57-60.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糖尿病, 2014, 22(8): 2-42.

[4] 龚燕平, 李春霖. 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7(1): 10-12.

[5] Winkelmayer WC, Setoguchi S, Levin R, et al. Comparison of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initiated rosiglitazone vs pioglitazone therapy[J]. Arch Intern Med, 2008, 168(21): 2368-2375.

[6] 马静云, 王怡. 我院2008年—2011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J]. 药品评价, 2012, 9(26): 38-41.

[7] Yang WJ, Liu J, Shan ZY, et al. Acrabose compared with metformin as initi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an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Diabetes Endo, 2014, 2(1): 46-55.

[8] Gangji AS, Cukierman T, Gerstein HC,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hypoglycem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comparison of glyburide with other secretagogues and with insulin[J]. Diabetes Care, 2007, 30(2): 389-394.

[9] Campbell IW, Menzies DG, Chalmers J, et al. One year comparative trial of metformin and glipizid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 Metab, 1994, 20(4): 394-400.

[10] 張爱珺. 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J]. 北方医学, 2011, 8(3): 26-27.

[11] 言悦. 强化血糖控制与口服降糖药合理使用分析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5): 131-132.

猜你喜欢
用药频度
某民营医院2014—2015年老年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分析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2013年某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分析
运用Excel批量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