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的检验价值

2019-03-11 02:47曲小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压积凝血酶原计数

曲小泉

肝硬化在临床上主要是因为不同因素一同作用产生的弥漫性损害, 出血属于肝硬化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会导致患者死亡[1]。按照有关研究显示:科学、有效的检测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与出血等情况, 对于病情的控制具有积极影响,临床认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水平属于检测肝硬化的重要指标[2]。为了探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水平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 对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水平予以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 男24例, 女18例;年龄最小39岁, 最大77岁, 平均年龄(57.78±6.67)岁;病程最短2年, 最长7年, 平均病程(3.54±1.16)年。对照组中, 男22例, 女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9岁, 平均年龄(57.85±2.63)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中, 将24例出血患者作为出血组, 18例未出血患者作为未出血组。

1.2 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 在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真空静脉采血, 抗凝处理2 ml后摇匀, 利用血凝用试管选取2.7 ml静脉血充分摇匀进行血凝, 根据要求分离处理血浆, 待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与配套试剂对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予以检测, 全部标本都在采集后120 min内完成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 其中, 血小板水平包括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大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计数(×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fl)血小板分布宽度(%) 凝血酶原时间(s)观察组 42 0.18±0.01a 68.21±12.10a 15.19±2.43a 20.13±4.07a 20.12±3.10a对照组 42 0.43±0.06 199.22±43.19 10.33±2.09 12.16±3.10 11.97±2.87 t 26.6357 18.9295 9.8268 10.0958 12.502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出血组患者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未出血组,出血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未出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 ±s)

表2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 ±s)

注:与未出血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大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计数(×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凝血酶原时间(s)出血组 24 0.22±0.13a 54.12±13.22a 16.23±3.10a 20.03±4.19a 20.82±4.10a未出血组 18 0.32±0.03 87.81±24.54 14.10±2.42 16.46±2.12 17.14±3.08 t 3.1912 5.7231 2.4130 3.3045 3.1889 P 0.0028 0.0000 0.0205 0.0020 0.0028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发病时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与坏死, 引发体内凝血因子功能明显减弱, 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借助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 可对机体肝功能损伤程度充分反应, 倘若凝血酶原时间较长, 说明患者的肝细胞受伤比较严重, 具有较高的出血率, 肝细胞功能变弱, 如果出血严重会使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血小板是因为机体内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产生, 相关指标(如血小板大小等)能够对骨髓中巨核细胞代谢与增生现象充分反映[3,4]。血小板参数中的不同指标对血小板功能具有积极影响, 能够对血小板功能间接反映。按照有关研究显示,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原因如下:①患者的脾功能亢进, 使其对血小板的破坏作用明显增强;②肝炎病毒对骨髓巨核细胞存在抑制效果,降低了骨髓产生的血小板计数水平;③患者存在获得性血小板贮存池病, 引发血小板体积等水平有效降低[5,6]。血小板存在酶活性与生理活性的特点, 具有止血效果, 在血小板水平显著下降时, 会存在出血的情况, 而肝硬化患者晚期脾属于亢进状态, 会引发单核巨噬细胞将血小板吞噬, 进而产生血小板快速减少的情况, 所以, 血小板参数能够对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症状充分反映[7]。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未出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未出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水平的检验价值较高, 可有效反映肝功能损伤和出血情况,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猜你喜欢
压积凝血酶原计数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古人计数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红细胞压积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血栓、止血实验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影响血液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