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治疗对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水平及安全性分析

2019-03-11 06:50柏晓倩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眼科辽宁本溪117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角型同轴眼压

柏晓倩 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眼科 (辽宁 本溪 117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同轴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安全性和视力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78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取2.0mm同轴小切口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的变化和分析手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82±0.23)°显著高于对照组,房角关闭程度(71.78±3.20)°、眼压(12.29±1.02)mmHg、角膜内皮细胞数(1463.85±103.74)个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4.88%)与对照组(8.12%)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可采取同轴小切口配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同时手术安全性较好。

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较多,其中应用白内障摘除术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1]。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联合其他手术方式在本病中治疗受到一定认可,本研究分析其与同轴小切口或传统小梁切除术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旨在为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78例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本院入院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按照所实施的手术不同随机分组,研究组41例,共47眼,急性16例,慢性25例,年龄53~84岁,平均(65.27±6.14)岁;对照组37例,共45眼,急性13例,慢性24例,年龄50~82岁,平均(63.18±5.26)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选择标准[2]:(1)经裂隙灯及房角镜检查,房角<180°,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2)术眼未用降眼压类药物;(3)签署知情同意书;(4)眼压≤21mmHg;(5)排除有眼部手术史者;(6)排除合并其他眼病及重大疾病者。

1.2 方法

研究组予以2.0mm同轴微小切口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进行治疗。同轴微小切口手术为:对患者术眼进行表面麻醉,在透明角膜上,避开滤过泡,做长度约为2.0mm的同轴切口,前房用软壳技术,注入黏弹剂,之后侧切9点钟位,环形撕囊,保持居中,直接在5.5mm左右,水分离,分层,旋转核。之后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以超声乳化仪(美国博士伦公司;型号是Stellaris型)实施超声乳化术,利用囊袋内原位劈核技术对晶状体进行劈核,清除皮质与核碎块,前房注入黏弹剂,将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晶状体植入,在囊袋内调试晶状体后,乳化吸出多余黏弹剂,注入适量复方林格液(杭州民生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35),形成前房,巩膜切口自闭。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配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传统小梁切除术为:制作角膜缘结膜瓣,将丝裂霉素表面置于结膜瓣和巩膜瓣表面保留2~5min,用25针穿刺角膜缘前房,切除小梁及虹膜周围组织。巩膜瓣缝合,注入复方林格液,重建前房。之后进行超声乳化术,手术操作方法与研究组一致。

1.3 评价指标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7d后角膜内皮细胞数、最佳矫正视力、房角关闭程度、眼压,记录两组并发症,主要为眼虹膜萎缩、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眼瞳孔散大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CHISS处理数据,定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视力水平的比较

术前,两组房角关闭度、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与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房角关闭度显著降低,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房角关闭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组间视力水平的比较(±s)

表1.组间视力水平的比较(±s)

注:比术前,aP<0.05;比对照组,bP<0.05

组别 观察时间 角膜内皮细胞数(个) 最佳矫正视力(°) 房角关闭程度(°) 眼压(mmHg)研究组(n=41) 术前 2137.51±258.49 0.34±0.12 249.62±7.95 20.41±1.67术后 1463.85±103.74ab 0.82±0.23ab 71.78±3.20ab 12.29±1.02ab对照组(n=37) 术前 2090.24±287.21 0.35±0.09 243.17±8.19 19.83±1.38术后 1716.95±152.46a 0.59±0.16a 126.01±4.65a 15.96±0.91a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眼虹膜萎缩1例,一过性高眼压1例,并发症率2例(4.88%),对照组角膜水肿1例,眼虹膜萎缩1例,眼瞳孔散大1例,并发症率3例(8.1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瞳孔阻滞,为一类前房角关闭所造成的房水难以排出的疾病。目前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式颇有争议,通常认为周边虹膜切除或激光虹膜切开治疗仍有可能存在进行性房角关闭、病情反复等后遗症。这可能是由于青光眼术后实施白内障手术时,经常会遇到前房浅的问题,使瞳孔不易散大,另外,由于青光眼患者自身往往存在白内障硬度高、结构变化,在进行白内障摘出时,受到空间小的限制,降低了眼睛的耐受能力,对手术要求较高,操作难度大[3]。而超声乳化技术能够降低损伤滤过泡,可将在无滤过泡角膜缘处切开,提升了手术视野,因而取得一定疗效[4]。近年来,同轴小切口手术为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提供了新方案,并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其与超声乳化联合治疗对视力水平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在降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以及房角关闭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可提升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通过分析两组安全性,发现两组均具有良好安全性,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同轴小切口手术辅助超声乳化技术的治疗优势。之所以取得良好疗效,考虑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球结构较为特殊,而人工晶状体取代原有晶状体时,解决了瞳孔阻滞问题,加宽了房角,因此,降低了眼压,对原来房角关闭程度不高的患者较为适宜。另外同轴微小切口具有伤口小的优势,降低了手术创伤性,使术源性散光减少,降低了对滤过泡的损伤,因而手术安全性较高[5]。

总之,同轴小切口结合超声乳化吸出治疗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良好,同时能够提升患者视力水平。

猜你喜欢
角型同轴眼压
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核-壳复合纳米纤维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同轴单元的先驱者 Tannoy(天朗)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客厅影院小钢炮 Procella Audio P1同轴音箱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