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场的分群、分栏、分舍饲养技术

2019-03-12 00:44侯昭春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分群母驴组群

侯昭春

驴奶价值很高,与人奶极为相近,是人奶的最佳替代品,且驴奶具有滋润皮肤,改善面部环境的作用。近年来,养驴也逐渐由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奶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驴的饲养方法和饲养方式也在不断地成熟和科学化。

传统饲养方法与分群饲养方法比较

传统饲养方法的优点。传统饲养方法就是舍饲、拴系、固定食槽或散栏饲养。饲草料由饲养员分别喂给奶驴,每日两次挤奶,四次上槽饲喂。这种饲养方法称为个别饲养法,只适合于畜牧技术水平较低、生产能力比较低下、驴只存栏量较少的奶驴养殖场,其优点是奶驴相对固定,便于管理和饲养员责任制的实施。

传统饲养方法的缺点。存在喂料时壮驴不够吃、弱驴吃不饱现象,由于驴只所处生理阶段不同,无法针对性地做出科学的日粮配方,饲料每次饲喂量的准确度无法控制。高产奶驴易发生干物质进食量不足,从而导致产后恢复期延长、产奶量上升缓慢甚至下降,随之出现繁殖障碍和代谢疾病。

分群饲养法的优点。分群饲养法是在分析了个别饲养法、阶段饲养法和引导饲养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按照奶驴各自的产奶量和所处的繁殖阶段,依据营养需要,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群组,进行科学的饲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奶驴的产奶潜力。这种饲养方法适合于驴场管理科学、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较高、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奶驴场。

分群饲养法的缺点。分群饲养需要经常性地调整驴群,从而增加了驴场的工作量。驴群管理需要借助计算机,对牧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分群饲养只有在使用挤奶厅式挤奶和TMR全价日粮饲喂技术的基础上才能使饲养效果更好。奶驴从高能日粮组转到低能日粮组时,产奶量可能会出现波动。奶驴突然改变精粗日粮比例,食欲会减少、产奶量会降低。当奶驴从一个群转入另一个群时,可能会发生转群应激等问题,这将对采食和产奶量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发生撕咬现象。

成母驴分群饲养方法的实施

依据成母驴规模合理分群。分群饲养法将改变驴群相对固定的位置,分群时管理者应考虑驴群规模的大小,合理分群。按照成母驴数量建立不同的群组,建议成母驴数量在200头~400头的奶驴场建立4个组群,分别是高产群、中产群、低产群和干奶群。建议成母驴数量在400头以上的奶驴场建立5个组群,可以在前4个组群的基础上再设立一个头胎驴群。每群驴数最好控制在60头~70头(根据驴舍建筑决定),驴群过大会使一群内的驴泌乳阶段和繁殖阶段差异较大,不利于驴群综合管理。另外,分群时必须结合考虑驴只的膘情和胎次。

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并采用高水平的饲养技术。分群饲养法的奶驴,在一个泌乳期内会出现不止一次的转群,这会给经营者增加工作量。同时,还要求有高水平的畜牧管理人员,对驴群的调整能够做到科学、准确,最好是在计算机的协助下展开工作。在饲养方面严格按照《奶驢饲养标准》,根据驴群不同的生产水平及营养需要分别制定适宜的日粮配方,完全控制每日每次投料量,科学、合理地供给全价日粮。

成母驴分群饲养方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成母驴分群饲养重点就是对泌乳驴的分群,在分群过程中除了考虑奶产量、所处的繁殖阶段外,还应考虑驴只膘情、乳房形状等。

头胎驴最好单独分群,便于进一步生长发育。

对泌乳高峰期的驴应延迟从高能日粮组向低能日粮组转群的时间,以便于奶驴体况的恢复。

因个体差异,有些驴放乳速度比较慢。还有三只奶头的驴以及左右乳区不对称的驴,这些驴虽然有问题,但还没有丧失饲养价值,应该把这些比较“特殊”的驴单独分群,并提醒挤奶工人对这些驴特别注意,防止挤奶不彻底,造成乳房炎。总之,对泌乳驴的分群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借鉴成熟的经验灵活运用,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河南省台前县农业畜牧局)

猜你喜欢
分群母驴组群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基于客户分群的电力客户信用等级及服务质量敏感度研究及应用
母驴流泪
QC新七大工具之五:矩阵图法
保育猪饲养管理应做好的几个方面
磁盘组群组及iSCSI Target设置
母驴配种注意啥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馈风场分群无功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