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敬农:播绿城市,爱洒家乡

2019-03-12 00:44孙红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苗木花卉新郑唐河

孙红

漫步在郑州城区的大街小巷,当你被一幕幕雅致的园艺造型所陶醉时,可曾想到那些为城市播绿织翠的园林工作者?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的绿化美化默默耕耘着。这其中,新郑市唐河园林苗木花卉基地总经理马敬农就是杰出的代表。

事业有成,奉献爱心

1968年11月17日,馬敬农出生在河南新郑孟庄镇唐河村。1988年10月,高中毕业的马敬农到新郑供销社商场当了一名营业员。第二年10月,因工作突出,便当选为商场经理。后来,在河南日报社高级记者高长明的推荐下,他加入了河南省公共关系协会。

1990年7月1日,马敬农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5月,他被评为河南十大有名企业家。1997年7月1日,马敬农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在新郑举办枣乡风情游活动的建议,并获得了批准。这一活动可谓声势浩大,几万人走进田间地头,一边游玩一边购物,枣农们足不出户财源自来。尝到甜头的村民,从此开始积极种植枣树,一个充满活力和商机的大枣产业,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马敬农转入植树造林行业,从事城乡绿化。当时,当地政府提出了打造青山绿水、守护健康家园的口号,马敬农顺势而为,事业取得了进一步提升。

事业有成的马敬农乐于助人,数年来,他多次对教师、保洁员、环卫工、保安、五保户等进行慰问,资助多名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还为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军人家庭修房子、送钱送物。此外,经过对公共关系知识的学习,他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多人化解矛盾,为平安一方献出自己的力量。

为城市播绿织翠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马敬农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他果断投资创建了新郑市唐河园林苗木花卉基地,成立了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为绿化、美化郑州和建设现代生态城市,提供全方位服务。

马敬农创建的苗木花卉基地占地1000多亩,引进、种植国内外名贵花木100多种。采取立体种植、套种套养,发展养鸡、养鸭、养殖金土元等种养项目,全力提升花卉基地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利用新郑千年枣林的丰富资源,马敬农对当地的枯老枣木进行开发,加工出精美的枣木根雕产品,俏销于南方沿海城市,使“新郑枣木根雕”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马敬农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倾向于人性化设计、人文化置景。几年来,公司先后承接了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郑州城市学院、河南检察官学院、新郑开元大道和双湖大道的景观绿化美化工程。马敬农也被大家称为城市播绿人。

惠百姓扬美名

马敬农在发展事业的同时,时时不忘回报社会。当他得知村里许多老年人喜欢吃街上的小吃时,便拿出上千元现金付给小吃店,并嘱咐店主说,以后村里老人买小吃就从这里扣;新郑幼儿园没有空调,夏天孩子热得受不了,他就出资给孩子们装了空调;炎炎夏日里,他看到民警冒着酷暑执勤非常辛苦,就组织人员送去降温饮品;为了让乡亲们畅享生活,感悟绿色,他投资兴建了唐河牡丹园,免费开放供村民进园游玩;他时常关心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奉献爱心,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现在,马敬农已是河南省颇有影响的农民企业家,他多次获得省市乃至国家级荣誉称号,现担任河南省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被评为“河南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

猜你喜欢
苗木花卉新郑唐河
我爱家乡唐河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唐河人大“摆擂” 三级代表“比武”
2018首届乐陵苗木花卉展销会开幕
以持续创新助推“科技唐河”建设
美丽乡村——新郑泰山
我的唐河
中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
新郑煤电公司通风系统升级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