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金融活水

2019-03-12 02:20刘开华
人民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

刘开华

【摘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产业兴旺的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依托农村既有金融体系与结构,进一步夯实农村金融基础,构建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也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做好农村金融激励与监管,大力推进“智慧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

【关键词】农村金融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为此乡村振兴必须要以产业兴旺为核心要义。构建产业兴旺的新乡村要实现对农村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生态治理等多方面的升级转型,耗资巨大,单纯依赖政府财政输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必须要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培育新型农村市场,增强乡村经济内生动力。另外,也要注重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应用,激活农村金融活力,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保障农村产业的稳定发展。

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加大激励与监管力度

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力度、满足农村产业发展需求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一是要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优先发展农村产业,提升金融服务力度。金融机构应充分调研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把握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合理诉求,调整金融产品与服务结构,优化农村金融信贷模式。实际工作要向涉农金融服务倾斜,提升涉农信贷金融服务占比,结合农村市场发展特征推出一系列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新型金融产品,简化农村金融信贷审批流程,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另外,要以传统农村合作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传统金融机构为基础,发展乡镇一级金融服务,让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更加通畅。二是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宽金融服务产业覆盖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供给。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让金融服务拓展到产业发展的每个角落。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传统“抵押贷款”的升级转型,采用“抵押+信用评估”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对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应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开展金融信用评估。三是要推动“金融+”转型,进一步丰富农村产业发展资金来源,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应加大与小额贷款企业、扶贫专项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彻底解决农村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力量。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与政府、担保公司与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全面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并构建产业风险分担机制。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发展调控的主要力量,是乡村金融政策的重要制定者,必须主动承担农村金融服务改革职责,在保留农村地区传统金融服务机构的基础之上,整合多方力量,激励农村金融市场发繁荣发展,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是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主体,构建多维农村金融体系。大力扶持基础较差的信用社、农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做好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工作;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降低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允许小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同时给予资本型金融机构必要的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进一步壮大农村金融市场力量。例如,部分地区大力引进乡村发展基金、社区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金融资本。二是要走规范化发展路线,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农村金融秩序。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要注重对金融服务机构的动态化与常态化监管,并将风险防范与信息反馈融合到金融市场治理的全过程,将金融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还要发挥法律作用,以法律为准绳加大对各种故意扰乱农村金融秩序等恶意行为的惩治力度。

大力发展“智慧金融”服务,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转型

当前,金融产业发展深受现代信息技术影响,并朝着“智慧金融”方向不断发展,例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金融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大部分乡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资金配置不够合理,推动金融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金融”新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另外,目前乡村金融产业发展在技术、市场等产业环境方面尚不完善,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无法得到进一步释放,乡村振兴多层次与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满足。为此,要从金融环境、支付服务等角度入手,全面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将金融服务真正落实到乡村振兴的每个角落。

“智慧金融”提供了集申请、审批、支付、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满足乡村振兴对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双重需求。一是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金融需求与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金融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要积极采用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P2P等新型金融工具,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机银行等科技工具打破地理位置对传统金融服务的阻碍,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短板,使得农村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二是要做好网络金融安全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安全的资本渠道。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而农村地区民风淳朴,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技能不高,容易成为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的受害者。这就使得农村金融产业发展需要注重资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避免网络诈骗等金融乱象的泛滥;还要定期组织农村网络金融用户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并深入到农村产业一线提供网络金融安全技术指导。三是要做好“智慧金融”项目推广工作,让网络金融服务惠泽乡村地区的每个角落。金融服务机构要主动承担起乡村振兴战略所赋予的重任,在传统金融服务基础之上打造“e金融”、惠农贷等新型金融服务渠道,并在金融业务中引导用戶通过网络渠道开展金融服务,扩大“智慧金融”用户群体。

金融产业外部生态环境是影响农村金融增量提质的关键因素,也是调整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不仅要遏制乡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也要集中精力逐步改善金融产业外部生态环境。一是要补足农村金融产业基础设施欠缺的短板,巩固乡村振兴金融基础。具体来说要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力度,增加POS机、ATM机等移动金融终端,完善农村金融支付与信用评价机制。二是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调整企业融资渠道。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企业融资能力薄弱问题,要以生态环保治理为引导,大力倡导农村金融绿色生态转型。例如,在发放信用贷款、低息与无息贷款时要将生态环保与资源节约利用作为考虑的要点,金融资源优先供给绿色产业,为农村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发展机会。另外,也可以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流转等方式开展绿色金融扶持工作。三是要尝试将金融工作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优先在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扶持工作。要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为契机,实现金融微观环境改革,让金融服务能够走进精准扶贫项目之中。农村金融发展要服务于精准扶贫工作,加大资源供给力度,打消群众顾虑,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宏观环境。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