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首阳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成就及启示

2019-03-13 05:33史永强
甘肃农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药材药材发展

史永强

中共陇西县委党校,甘肃 陇西 748100

一、首阳镇简介

首阳镇地处渭水之滨,自古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距陇西县城21km,西距渭源县城20km,310国道、天定高速穿境而过。首阳镇被誉为全国党参和黄芪价格的“晴雨表”,先后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初级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中心。2017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是陇西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药都”的主阵地。

二、首阳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春风化雨,给首阳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走产业兴镇的路子,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首阳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效益,特别在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劳务市场、改善基础设施、种植标准化等方面成就显著。

(一)农民收入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前,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当时种植中药材的人很少,只有个别农户偷偷在自留地里种药材。他们为了生活出门到陕西、广州、河南去卖自产党参,那时是按斤买,收入相对来说较好。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又推着自家架子车上街卖,到现在家家都有小作坊,加工药材,卡车拉着按吨卖。农民收入构成中药材收入占的比例更大,当地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中药材产业。2017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62元(2017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560元),中药材收入占5557.2元。全镇有2400户农户、12000多人常年从事个体中药材加工和贩运。有1400多户贫困户在中药材的种植和务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占脱贫户的78%。

(二)劳务市场日益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首阳中药材产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劳务市场日益活跃、发达。市场内现已入客商有四川、湖北、河北、安徽、广东、浙江、云南等省内外常驻客商540家,摊位经营户3000多家,临时摊位及农户自产产品经营户5000多家,带动周边岷县、漳县、通渭等县和县内乡镇流入首阳的年务工人员达1万人左右,带动发展中医药类工业企业4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家,快递物流企业8家,网店40多家。每天为周边县和县内务工人员提供临时用工1000多个,工价在120~200元,在药材交易旺季上市人数1万多人,日交易药材400t以上。发达的劳动力市场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的住宿、物流、金融、信息、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在改革开放前,这里的商品经济市场还未完全形成,当地人主要通过在自家自留地里套种的方式偷偷种植党参、黄芪,交易地大多在家里,没有固定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里逐渐形成了以中药材为主的药材交易市场,并不断扩大完善。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首阳药材交易市场已占地180亩,总建筑面积达5.3万m2,建有三层框架结构综合服务楼1栋1.4万m2、商业铺面3.25万m2、现代化陇药展销大厅1座3 200m2、临时仓库3 200m2,可容纳3000多户商户从事中药材原药、饮片等方面的交易。另外,在原有交易市场提升改造了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集交易、交收、仓储、物流、检测、融资、质量溯源服务于一体,运用全新的“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服务模式。交易形式从以前的露天“逢集”日发展到今天的固定市场每日定时和网络交易,成为西北最大、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交易市场。

(四)中药材种植逐步标准化

在中药材市场高度发展的同时,药材种植分散、粗放,规范化种植品种少,标准化基地面积小,缺乏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种植规模和品质得不到有效控制和保证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首阳镇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突出“有机、绿色、道地”品牌,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政府指导抓面积”的运作模式,依托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展无土栽培育苗试验示范和新品种引进、种子种苗繁育,广泛推广应用地膜穴播育苗、露头栽植等适用增产技术,引导广大药农杜绝壮根灵、农药等化学药剂使用,降低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合理倒茬轮作、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从源头上有效保证了中药材品质和质量安全。同时,带动周边的柯寨、双泉、德兴、福星等乡镇推广新的育苗、种植技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五)中药材加工精深化

原来的中药材以原装、整捆出售,加工水平低、规模小,药材大部分是初级饮片加工,大多中药材加工点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加工炮制方法,很难满足规范化生产标准要求。近年来,首阳镇建成了首阳中医药产业园,规划布局饮片加工、精深加工、综合服务等功能区,极大地提高了药材的最大利用价值。引进入驻的江能集团、扬子江药业、圣大药业等16家企业。可容纳中药材加工企业及较大规模经营户160多家,年饮片加工能力达到25万t,精深加工能力达到3万t,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饮片加工城”。

(六)中药材市场专业化

一直以来,药材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功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了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不能带动相关产业及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发展,不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对财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2012年建设的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建成共服务中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以及中药材交易商铺10栋5.96万m2、原药材交易大棚1座7200m2、饮片展厅2座6400m2,成为陇西与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对接的重要平台。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的运营进一步促进陇西乃至甘肃中药材资源的流通和发展,实现年在线实物交收200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地产中药材及切片交易市场、信息发布和价格形成中心。

(七)中药材仓储规范化

如何使中药材长时间储存、不变质一直以来是困扰交易商的主要问题。引进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现代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智能立体云仓2018年已投入运营,静态仓储能力达5万t,动态仓储能力达30万t以上,初步实现了全智能、无人值守作业,将进一步为中药材交易商提供优质、高效的仓储服务和仓储环境,为中药材供应链金融服务创造优越条件,解决了交易商在储存环节上的难题。

(八)中药材交易信息化

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现有的基础,大力扶持培育工业、商业和物流企业,参宝药业、民安药业、国通药业、聚善堂药业、渭河福利机械制造公司等5家企业纳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畴。效德药业、通源药业、徵鑫药业、鹏飞药业、稷丰种业5家企业纳入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企业统计范畴。新培育亚龙、腾达、让生、四海等物流企业8家,年输转量达到42万t,地产药材输送到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沁草堂”、“卧龙山庄”、“芪农世家”等网店40多家,实现交易额700多万元。

三、首阳中药材发展的几点启示

改革开放40年首阳中药材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再一次启示我们,在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下,我们始终要把坚持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优化可持续发展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战略,常抓不懈。

(一)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长期战略来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巨大变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努力探索。

(二)提升中药材发展质量,打造发展新格局

首阳中药材产业40多年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深入推进中药材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未来中药材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中药材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产业园、科技园。实施产业兴镇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中药材品牌,保护党参、黄芪等有首阳地理标志的中药材产品,打造首阳镇中药材发展新格局。

(三)夯实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首阳中药材产业未来要发展一条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夯实基础设施,持续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小镇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药材药材发展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