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哪里

2019-03-13 13:09郭新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伯父丛书鲁迅

郭新芳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仅关注认知,更关注启智;不仅关注消化,更关注升华。它讲究课内课外双轨共进,很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清晰地呈现了“读懂、领悟、语用”的教学逻辑。

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像“单脚跳”,行不远,跳不高,学生视野容易受限。俗话说“多读课外书,终生有好处”,虽然教师们普遍能认识到这一点,但很多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存在着“空洞化”和“碎片化”教学的现象,表现为师生在学完教材后,因拓展资源缺乏或拓展方向不明确,而变成有则拓展、无则放过,其结果难免是收获不大或者难成体系。

我县近些年的实践证明:扎实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学校,其学科教学质量普遍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经吸引了不少周边市县的学校、教育同人来学习并加入实验团队,交流研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让我们掌握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适合自己的高效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首先要明确文本“主题”是什么(体裁、作者、思想、写法等)。如“1+X”精读引领课,首先要清楚在教学“1”时,教哪些、如何导、怎么学,才能在对待“X”时,明白需要选取什么材料、准备多少内容。

如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有的是鲁迅写的文章,有的是回忆鲁迅的文章,所以确定主题为“走近鲁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鲁迅印象》单元文章及其他相关作品,让学生全方位感受鲁迅。阅读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阅读时间从哪找?可用“内缩、外扩” 两个词来概括。何谓“内缩”?

其一是把课内教材学习时间进行适当壓缩,整合单元、精准定点、删繁就简,为更多文本阅读腾出一些时间。如上述例举的“走近鲁迅”单元,传统教学要用13个课时完成,可实际上,我们只用5个课时就完成了教材内容学习。学生用2个课时进行预习,围绕“抓住关键句,深刻感受人物的特点或品质”这一主题任务进行阅读。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把《少年闰土》和丛书中的《故乡》及鲁迅的名言整合在一起;《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两课都是回忆鲁迅生前事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学习;《有的人》是悼念鲁迅的文章,与丛书中怀念鲁迅的四篇文章整合在一起。

其二是将课外作业的时间进行适当压缩。具体而言:练习设计要“精”,对学生在课内阅读过程已知的,不必再“炒冷饭”;课堂作业要“清”,力求做到当堂作业当堂练、不挤占课外时间。

还有“外扩”。在上述单元整合中,我们已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了丛书篇目阅读,还可以用剩下至少6个课时阅读丛书中鲁迅的小说、杂文、散文等,最后扩展到课外阅读鲁迅的作品或其他人写鲁迅的文章,如《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鲁迅评传》等。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吃饱养壮”,那么课堂上什么时候可以做加法呢?所加的“X”可以是哪些内容、多少分量呢?

其一,在课首做加法,这属于铺垫性的“加”,其作用是为学生学习新知打底、激趣。加的内容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好词、好句、好段、美篇、视频等。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时,我们以毛泽东、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对鲁迅的评价或纪念鲁迅的视频导入,提出问题:鲁迅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去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

其二,在课中做加法,这属于辅佐性的“加”,其作用是为学生排疑难、把重点。加的内容要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由繁变简,加的内容应根据需要而定。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悼念”这部分时,可以加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其三,在课末做加法,它属于延展性的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文本“1”的前提条件下,以“1”所学到的阅读方法为凭借,适时地迁移应用到阅读“X”中,这样能有效促使学生举一反三。“X”选用什么内容、多少分量,要根据主题、学段、校况、班情而定。如学习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后,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丛书中“鲁迅印象”的篇目,在阅读中了解亲人、朋友、陌生人是如何评价鲁迅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是促使学生将“知”内化于心,将“法”升华为能。因此,老师要适时搭建读写的桥梁,以求实现阅读、表达与运用之间的无缝接轨。

如学完“走近鲁迅”这一主题单元,在学生对鲁迅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让学生以“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写写自己的认识与感受。这样才能做到一课一得法、一堂一训练,把说和写的大工程精细分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积点滴成溪流、汇百川归大海。

猜你喜欢
伯父丛书鲁迅
一幅油画
伯父的黄昏恋
古代丛书与《丛书集成》
孔乙己
阿迅一族
永远的愧疚
借给伯父一百元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