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2019-03-14 04:35徐桂娜谭桂煌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慢性病依从性血压

徐桂娜,谭桂煌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中指出:由心血管、癌症及慢性呼吸系统三大慢性病所致的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79.4%。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即使正常高值血压也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1]。高血压病重在防治,虽然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高血压知晓率已有显著提高,但高血压控制率只有6%。改变个人观念、改善生活方式、规律监测血压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实现控制血压达标的基础[2]。本研究选取中青年高血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督导其提升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及知、信、行水平,从而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朝阳社区的150例高血压稳定期居民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诊断均符合高血压稳定期的标准,年龄20~50岁。采用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名75例。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22~48岁,平均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及以上46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28例;年龄20~50岁,平均3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以上49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不识字、语言沟通障碍、肢体活动能力缺乏、视力不清和精神疾病等高血压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1)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如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或义诊,口头一对一或一对多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等。

(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微信的综合干预:成立高血压微信健康教育小组,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担任微信小组顾问和组长。由10名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心内科护士承担具体的健康教育任务,每名护士负责7~8例患者,将患者加入微信群,教会其使用手机微信功能。1名护士编写微信健康教育内容后发给其他护士,其他护士再根据自身分管组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发送相关内容和提醒微信,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指导。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发送语音微信。所有发送信息和反馈及时记录,并定期开展组内外讨论和经验交流。遇到紧急情况或微信无回应时可采取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根据高血压患者的需求,分管护士每天19:00—20:00发送健康教育微信给本组患者,频率为1天1次,并随时解答疑问,时间6个月,且不占用高血压患者的休息时间。

1.2.2 评价方法 6个月后采用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价。此量表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患者教育研究中心创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3],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后使用。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认知水平和服药、运动、饮食、血压监测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态度6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每个问题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好。共发放测评量表150份,回收有效量表150份,量表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居民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比较(x±s,分)

3 讨论

3.1 基于微信的综合干预能提高高血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传统的高血压管理主要通过医护人员口头教育,依靠患者自觉,医患互动是间断的,不能实时监测血压和直接提醒患者按时服药[4],不能持续引导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微信开展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可以弥补传统高血压管理上的不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高血压居民的疾病认知水平、饮食依从性、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和对疾病的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基于微信的综合干预能提高高血压居民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控制血压。

3.2 基于微信的综合干预对社区居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健康产业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5]大多数慢性病与患者的个人观念及生活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疾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本研究将基于微信建立的综合干预模式运用在社区高血压居民的健康管理中,通过不断督导其个人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建立良好的知、行、信模式,观察期结束时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说明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手段,在政府和医疗团队的支持与努力下,可以将此干预手段推广,应用于更多慢性病居民甚至健康人群,提高全人类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3 信息化干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信息化干预可以增强专科医生、患者、社区护士三方医患互动,在提高患者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社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6]。但是利用微信开展护理干预还处于探索阶段,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文化水平低的老年患者不能享受该项服务带来的便利,社区服务发展尚不成熟。今后医护人员应积极探索挖掘互联网潜能,探讨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移动监测,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医疗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慢性病依从性血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